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倡导、全球参与的开放型国际合作机制被正式提出并实施已经十年。在这个特殊时间节点,系统总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提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效率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贸易畅通”,其关键在于消减国际贸易壁垒和国际投资壁垒,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所谓贸易投资便利化,是指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全过程中,通过简化办事流程、改善基础设施、规范制度框架等方式,消减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壁垒,打造更为便利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效率,通常包括程序制度完善、资源配置优化和信息透明度更强三条基本路径。
为了更好地发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效率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下简称“共建国家”)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和升级。积极与共建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消除或减少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提高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自由度,提升市场主体在进入、生产经营或退出市场过程中的便利化水平。二是加快共建国家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带来的金融服务优势以及公私合作经营(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模式的优势,加快共建国家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运输服务的可获得性以及通信和电力基础设施质量。三是增进政治互信。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互信、互利”原则,坚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人文交流,增进政治互信,为“一带一路”建设和跨国经贸合作提供安全的外部环境保障。
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重点涉及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但又超越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其不仅涉及商品进出口、要素国际流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世界市场发展,更是涉及一国产业链供应链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共建国家的相互衔接和融合。一是塑造中国与共建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竞合关系。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共建国家之间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得以强化,可降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成本,有助于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增强企业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优化生产和交易流程,不断创造“合作租金”,实现合作企业的“多赢”局面,推动中国与共建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二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前后向融合互动。中国对共建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从国有企业为主体转向民营企业为主体,从基建和能源为主转向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为主。中国企业在共建国家设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占中国企业在海外设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比重已超过一半,且20个国家级海外产业园区均位于共建国家。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3.83万亿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高达32.9%。共建国家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已成为中国重要的上游产品供应来源,这有助于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的融合互动。
目前中国与一些地区(尤其是印度等南亚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一是从市场获取为主导的单向贸易转向市场共享的双向贸易。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提升国内生产配套能力和技术能力,鼓励建立“一带一路”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激发中国与共建国家之间的贸易潜力,有针对性地培育出口市场并优化进口产品来源地。二是形成中国技术优势与共建国家资源、劳动要素优势互补的国际生产网络体系。发挥在高端制造业方面的生产技术优势,转移部分生产环节或工序到共建国家,鼓励机械、运输、通信、电力等优势行业“走出去”,探索和建立适合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技术合作联盟或构建技术合作网络,加强共建国家产业链配套体系建设,以推动本土化经营。
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新发展格局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新时代背景之下的自然延伸,两者之间具有内生延展性,共建“一带一路”在推动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相互促进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作为推进中国对外开放和串联打通国内各大区域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以更全面的开放促进国际大循环。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减少了国内市场障碍,降低了国内物流成本和贸易成本,通过发挥“本土市场效应”,有助于塑造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与此同时,可以通过串联共建国家拓展国际市场并创造新的国际需求来壮大国际大循环。尤其是中欧班列的开通和发展,实现了包括海运、陆运在内的多样化运输,在形成国际物流新通道的基础上推动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之间的良性互动。
更好地发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积极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缩短了4%的平均贸易运输时间、降低了3.5%的贸易成本,要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畅通贸易环节、疏通贸易堵点,推动中国与共建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扩大。二是发挥国际投资的纽带作用。在共建“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投建营一体化模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发展思路,可进一步强化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中国的优势行业从加工制造为主向联合设计、合作研发、品牌塑造、市场营销等高端环节延伸。三是提升多边规则的联通水平。坚持“硬联通”与“软联通”并重,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促进共建国家在政策、规则、标准等方面的联通,强化与多边经贸规则的对接与融合,推动中国与共建国家取得最大程度的共识与合作空间。四是优化发展平台的渠道路径。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顶层设计作用,强化与现行国际组织的合作,发展壮大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发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引领作用,通过丝路基金、中非产业合作基金、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等股权投资机构,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要投资项目。
在联动中实现包容性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在提升中国与共建国家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效率、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双循环”互促共进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联动的。例如,提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效率有助于降低国内交易费用和国际交易费用,确保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并有助于推动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的良性互动;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有助于降低经济运行风险,进而提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效率并推动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的优化组合;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的相互促进有助于降低对欧美国家的过度依赖,进而有助于提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效率并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当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发挥上述积极作用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如:部分共建国家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导致金融市场联动不强,产业链供应链在运行过程和信息分享方面存在系统性风险等。考虑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引领全球包容性增长的新模式,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双边或多边合作,继承、改进、创新、整合现有国际经贸规则,更好地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在做大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剩余”的同时,更好地分配“合作剩余”以实现各国福利水平稳步提升,有效推动中国与共建国家的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