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jzk list 001

农村农民养老问题该怎么办?

时间:2023-09-27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 Ljzk list 020

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年轻人大量进城务工经商、中老年人留守农村,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而机构养老成本又比较高,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以互助幸福院为主要载体的农村互助养老在我国各地农村兴起。但是,由于我国不同农村地区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农村地区互助养老还不成熟,尤其是保障养老互助运转的村庄社会文化条件相对薄弱,农村养老供需矛盾仍然显著。因此,推动农村互助养老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以乡村治理促进互助养老顺畅运行,逐步形成农村低成本、高质量、有温度的互助养老模式。

开展农村互助养老的潜在优势。农村养老的主要问题是高龄老人在失能半失能之后,如何获得生活照料的问题。农村互助养老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由老年人自愿组织,国家和村集体给予支持,鼓励引导村庄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其推广发展具有潜在优势。

首先,从被照顾者来看,农村高龄老人有获得互助服务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家庭成员分离致使家庭养老越发困难,即便是有子女在村,在长期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过重负担也容易造成家庭矛盾。另一方面,如进入养老机构,不仅费用可能超出支付能力,而且养老机构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往往严格限制老人外出,客观上阻断了老人熟悉的社交生活。此时,如能在村庄内提供互助养老,不仅能缓解家庭压力,还能让老人在熟人社会中获得精神慰藉。

其次,从照顾者来看,农村低龄老人有提供互助服务的内在可能。由于缺少城市就业机会等原因,许多低龄老人选择留守或返回村庄继续从事农副业,物质生活一般没有问题,但农闲时间比较多,他们期望有意义的精神生活。此时,如能在文娱活动之外,以邻里乡情为纽带,把低龄老人组织起来互帮互助,给村里为数不多的、家庭养老确有困难的高龄老人提供服务,自己以后再由更低龄老人来照料,就可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奉献者也能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

再次,从村庄环境来看,农村的乡土风情容易让老年人产生归属感。村庄是熟人社会,更是祖祖辈辈生产生活之地,落叶归根安心养老是心灵归宿。同时,村庄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亲近自然中颐养天年是幸福所在。

最后,从互助技术来看,通过劳动力代际接力可在村庄内实现低成本养老。互助养老综合运用志愿服务、低偿服务和“时间银行”等方式,能有效降低村庄内劳动力交换成本,帮助高龄老人获得可及的生活照料。

农村互助养老面临的制约因素。农村发展互助养老有比较优势,但各种互助模式的有效运转,都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条件来保障,否则就难以有效启动,或是容易在运行中产生“摩擦”,影响互助养老的持续发展。这也是农村互助养老需要直面的制约性问题。

一是互助养老的社会认知问题。人们对互助养老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据调查显示,当前绝大多数农村老人没有接触过互助养老概念或只有模糊认识,特别是受“养儿防老”观念影响,居家养老仍是优先考虑,缺少参加互助养老的主动性。同时,社会上对互助养老也缺乏全面认知,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二是志愿服务的可持续问题。在农村,低龄老人自愿照料失能半失能老人,偶尔一次或几次是没有问题的,但要长期坚持下去,需要低龄老人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然而,在“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语境中,让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长期稳定的生活照料困难还比较大。

三是低偿服务的支付问题。低偿服务通常由互助幸福院给提供服务的低龄老人计酬付费,资金来源一般为国家补助、集体支持和高龄老人缴费。此时,互助幸福院接近于机构养老,互助程度降低,加之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一旦老人在互助院发生意外情况,责任很难界定。此外,低偿服务的实现有赖于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村集体经济,以及高龄老人的缴费能力和缴费意愿。

四是“时间银行”的风险管理问题。“时间银行”是低龄老人用服务高龄老人的时间换取“时间券”“道德券”或“劳动券”,作为自己以后接受养老服务的凭据。但难点在于,城乡人口流动背景下,统一规范的计量标准尚未形成,“时间货币”的认证、兑换、代际传递和转让风险难以有效管控,容易降低服务提供者的参与热情。

农村互助养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农村互助养老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以互助技术为支撑,也应及时为技术运转添加“润滑”、提供保障。为此,通过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构筑与互助养老相得益彰的社会文化条件,是实现农村互助养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是鼓励引导农村老人更好参与乡村治理。发展互助幸福院,须将农村老人更好组织起来。为此,可组建以提高农村老人生活质量为主旨的老年人协会。老年人协会通过提供热闹的休闲交流场所、开展各种乡土味儿的文化娱乐活动,提高农村老人闲暇生活质量,同时拓展农村老人社区交往,提升参加村庄活动热情。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互助养老知识宣讲、参观互助幸福院、组织互助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村老人加深对互助养老的了解认同,进而乐意参加互助养老,积极为邻里乡亲的高龄老人服务,既是给未来赢“积分”,又能在奉献中获得意义和尊重。

二是统筹调度互助养老服务运转。事实上,农村低龄老人人数远多于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若能充分调动低龄老人积极性,通过专兼结合开展互助养老服务,合理安排照料轮换班次,一年下来除少量专职服务者外,每位兼职的低龄老人实际参加养老服务的时间或许只有几天,相对而言负担不重,同时尽可能降低互助养老运行成本,从而有效提升互助养老的可持续性。

三是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和改善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的领导,探索“党建+互助幸福院”模式,通过党建引领、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帮互助有机结合建设互助幸福院。同时,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积极培育文明乡风,妥善实施“时间银行”信用背书,夯实农村互助养老的基础工程,推动互助养老在农村落地生根。

四是逐步完善农村互助养老政策法规。随着农村互助养老广泛开展,及时总结各地经验,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互助养老政策制定中的功能定位,制定完善配套政策与实施细则,对互助养老的性质目标、权利主体、服务内容、运营标准、管理程序、投入保障,以及各种互助模式下的责权利机制进行规范和明确,更好保护利益相关方,促进互助养老政策法规与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有效衔接,让农村互助养老行稳致远。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

黑龙江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 : 黑ICP 备150092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