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把现代化思想从观念形态转化为战略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规划出现代化建设这一战略安排的空间布局和路线图。空间战略从地理坐标的横向维度出发,从区域空间上确定推进现代化的重点地带、优先顺序和操作内容,重点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空间布局上的均衡性和全面性问题。中国共产党的空间战略转变既受内部发展要求推动,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空间上均衡发展战略的形成既是平衡工业发展布局下的产物,也是加强战备要求的产物。改革开放后,为了使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经济基础雄厚的经济优势和位置优越的区位优势,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由均衡转向非均衡。非均衡发展战略体现为沿海优先发展战略,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城市聚集。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协调发展成为当前主要任务,东中西之间如何协调、南北之间如何协调、城乡之间如何协调都是协调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中国现代化的空间布局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的战略形态,不仅包括时间战略,而且包括空间战略,是时间布局和空间布局的统一。在空间上对现代化建设进行布局,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的重要举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这些战略不断地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均对区域发展战略作了重要规划,纵观这一思想的演变,呈现出“均衡—非均衡—再均衡”的演变轨迹,并逐步向海外纵深发展,提出并实施了“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特点。
第一,沿海优先发展战略。沿海优先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做出的现代化战略布局。依据对于国际形势的判断和对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绝对平衡的发展方式的反思,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发展的发展观,即沿海优先发展战略。需要指出的是,沿海优先发展战略并不是忽略其他地区的发展,而是一种梯度发展战略。沿海优先发展表现为一种从东向西梯度推移的发展战略,强调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源情况,确定不同的发展战略,通过东部带动中西部发展。总体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其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建立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增长极,整体上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同时,这种增长极的扩散和吸纳效应也客观上带动了内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非均衡发展战略以试点的形式推动沿海地区城市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为探索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重要经验,为后续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第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沿海优先发展战略虽取得重大发展成就,但就区域统筹而言,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发展差距逐渐呈现扩大趋势。中国共产党开始注重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注重地区之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成为新的区域发展战略。重庆直辖市的设置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有了新的战略安排。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相继出台西部大开发的五年规划,这些规划对西部大开发进行了具体部署。例如,在《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十大重点工程,在《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确立了成渝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北部湾地区等11个重点经济区。进入新时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又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其中,建设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是点睛之笔;长江经济带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涵盖九省二市;作为国之重器的港珠澳大桥开通运营,也有力地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协调发展。
上述战略共同绘就了新时代中国区域协同发展的蓝图,有助于实现不同地区间的资源互补,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完善国家发展的空间布局,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进而推动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事业。
第三,“一带一路”倡议。坚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而“一带一路”建设正是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战略布局,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深化的体现。这一倡议包含着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的理念,关涉中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战略判断和战略部署,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对当今世界潮流的判断。当今世界格局正处于变革和调整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这要求既要注重国内的发展,同时还需要在开放发展上开辟新天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空间布局的需要,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因此,“一带一路”建设正是中国共产党基于继承历史传统,顺应时代潮流,为实现中国更好发展而做出的战略抉择。作为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布局,“一带一路”倡议有着具体的方案和部署,明确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沿海和港澳台地区、内陆地区各自的角色定位。根据海陆五大方向,又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主体框架“六廊六路多国多港”。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又有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冰上丝绸之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等合作规划。一些具体的项目,如中欧班列、中阿合作论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沿海优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这三大发展战略反映了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空间战略布局。首先,制定沿海优先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效率导向的市场经济在区域选择上更倾向于发展基础良好、资源对接开放的地区。其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则是公平导向对于效率导向的反向互动,现代化建设的空间布局除了追求效率之外,还要追求公平,区域协调正是这种逻辑的体现,但这两个战略均是国内的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变化,范围上由国内拓展到了国外,在深化国内区域合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开展国际区域合作。最后,现代化发展建设的空间布局不断走向协调发展,既统筹国内不同区块之间的发展,也注重统筹国内与国际之间的协调发展。
通往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
实现现代化需要配之以路线图才具有实践意义,即通过具体的战略路径实现设定的特定目标。中国共产党擘画的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包括诸多战略,这些战略后来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得以加强。
第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从世界范围来看,创新力成为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变量。掌握新的科技革命,能够在国家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从中国本身的发展来看,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需要持续的创新驱动。因此,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基于现代化发展趋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中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对创新的重视是从重视科技开始的。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创新是关键。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创新的作用,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国家间经济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重视创新也是时代和发展的要求。
第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战略维度。通过这个战略安排,一方面,在国防建设重要性和面临的外界不确定性日趋增强的今天,通过整合政府、军队、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推进国防的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能够释放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而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通过两个方面的部署,使得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得以落地。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军民融合发展的集中统一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建立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另一方面,细化政策规划。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也对军民融合发展勾画出蓝图。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作为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有着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群众基础和制度优势。通过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有助于破除军民二元体制,实现强国和强军的统一、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统一。
第三,乡村振兴战略。“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表明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国家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了资源、人口从乡村向城市流动的现象,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乡村衰败。从中国城乡发展的现实而言,城乡二元分割是当前面临的较大困境。城乡兼顾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发展思想,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做出的战略决策。
在“四个现代化”中,农业还是短板。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央相继进行了诸多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推动乡村振兴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该文件不仅为推进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定下了方向和思路,也对“三农”领域进行了具体部署,对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等方面进行了政策部署。为了支撑该意见更好地落地,中央又从顶层进行了部署:一是具体落实《意见》部署,明确了推进乡村振兴的方法和步骤;二是着手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对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等做出了规定。
总之,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及空间布局层面涵盖了现代化的路线图。路线图突出重点领域,各个战略重点突出、相互契合,共同推动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本文系企业委托横向项目“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研究”(2017161)、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创新创业协同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202112003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