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省份2020年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陆续公布。截至10月27日,除上海、西藏外,已有29个省份公布了经济运行情况,其中24个省份实现正增长,各地经济呈现稳定复苏态势。
多地增速由负转正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各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主要指标持续改善,经济增长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经济日报记者盘点发现,截至10月27日,前三季度实现正增长的省份达到24个。相比上半年,北京、广东、山西、山东、河北、陕西、河南、海南、吉林等省份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均实现了由负转正。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等多个省份实现三次产业全面增长。
从经济增速来看,在实现正增长的省份中,北京、河南低于0.7%的全国增速,广东追平全国增速,21个省份增速跑赢全国,其中有14个省份增速在2%及以上。今年上半年西藏以5.1%的增速领跑全国,但截至记者发稿西藏尚未公布其前三季度数据,目前贵州以3.2%的增速暂时居首。从地区生产总值看,广东、江苏、山东继续位居前三。
分地区看,在东部地区,江苏省同比增长2.5%,福建省同比增长2.4%,浙江省同比增长2.3%。海南省同比增长1.1%,累计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增速较上半年加快3.7个百分点。山东、河北、广东和北京增速也已转正,分别同比增长1.9%、1.5%、0.7%和0.1%。天津实现零增长。
中部地区6省均已发布前三季度数据。其中,湖南前三季度增长2.6%;安徽和江西的经济增速均回升到2.5%;山西和河南分别同比增长1.3%和0.5%,累计增速实现由负转正。湖北在巨大困难挑战中稳住基本盘,推动经济发展从一季度“按下暂停键”到二季度“重启恢复”再到三季度“稳步恢复”,经济指标持续改善。前三季度,虽然湖北省GDP同比下降10.4%,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8.9个百分点。农业、规模以上工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降幅较上半年继续收窄。
西部地区,除内蒙古外其余省份实现正增长,且均高于全国增速。贵州比上年同期增长3.2%,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7个百分点。甘肃、云南同比增长2.8%和2.7%,宁夏及重庆增速均为2.6%,四川同比增长2.4%,新疆和广西同比增长2.2%和2.0%,陕西和青海均为同比增长1.2%,内蒙古同比下降1.9%。
东北三省中,吉林省率先实现由负转正,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比上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比上半年均有所提高。辽宁同比下降1.1%,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8个百分点。黑龙江同比下降1.9%。
三大需求持续恢复
从各地情况看,伴随着经济稳步复苏,需求侧的投资、消费、进出口三大动力正在稳步回升。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回升。今年以来,山西省投资增速持续高于全国,自3月份实现正增长以来保持逐月加快的良好势头。江西省前三季度重大项目投资作用显著,亿元以上在建项目7157个,同比增加916个,完成投资增长20.1%。西部一批5G、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基建项目落地,内蒙古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2.3%,青海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0.8%。在“两新一重”的带动下,前三季度广东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6%。
消费市场延续回暖势头。安徽省消费降幅全国最小,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94.7亿元,下降0.5%。以生鲜配送、直播带货、餐饮外卖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增长。海南在免税商品、汽车消费强劲增长的带动下,第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7%。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连续4个月实现月度正增长。
进出口增势明显。前三季度,浙江省进出口总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8.6%。湖北省进出口总额2941.3亿元,增长6.8%,增速较上半年增加8.3个百分点。山东省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41.8亿元,增长149%,其中网购保税进口增长786.7%。
市场主体活力动力增强
各地打出惠企纾困“组合拳”,着力加强民生保障,有力增强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企业效益有所改善。随着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有序推进,企业盈利能力逐步向好,利润和营收状况稳步回升。1月份至8月份,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半年下降0.8%转为增长13.1%。1月份至8月份,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3%,企业利润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市场活力在提升。山东前三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163.2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60.5万户,增长14.5%。贵州9月末全省市场主体达329.66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3.8%。
民生保障不断增强。前三季度,不少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名义增速超过了全国水平。例如,贵州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8%;重庆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5%。北京市出台政策多措并举稳定扩大就业。截至9月底,应届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落实率接近九成。
新动能逆势成长,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北京前三季度新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38%。福建新经济新动能拉动作用明显: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中,光纤、光缆、新能源汽车、智能电视等新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57.7%、150.1%、103.5%、84.0%。陕西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
专家表示,前三季度成绩来之不易,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经济运行仍面临困难挑战,当前经济仍是一种恢复性增长,多数指标累计增速仍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下一阶段,仍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夯实经济回升基础,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 丽)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