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载着法兰西深厚历史、流淌着法兰西文化血液、折射着法兰西智慧之光的塞纳河畔的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耸立着两位中国圣人的青铜雕塑,他们是老子和孔子,表现的主题是孔子向老子问道。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雕塑既点明了中国人谦虚向他人学习的品格,也象征着中国文化中心是一个向世界问道的平台。只有将问道、传道相结合,才能产生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对话,也只有通过对话才能沟通心灵,融通情感,增进了解,共求发展。
人类的生命本源是共同的,理想追求也是共通的。两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柏拉图近乎同时提出了大同思想和理想国,二者都旨在寻求建立一个有序、和睦、公正的社会,让我们看到了即使处于不同文明环境中的人也怀有相通的初心和目标。
今天,全球化已经成功地把世界上不同文明带入一个利益相互依赖、关系彼此密切的共生共存的系统,不同文明在激荡中相互沟通、理解、融汇。人们开始倡导欣赏差异,追求互补并茂,善于发现不同文明所折射的优秀思想和品质,所表现出的智慧和价值,所创造的美和形式,从而为实现全人类的和平、进步与和谐,走上平等互惠、休戚与共的康庄大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以及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希望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未来发展,建立起合作共赢的交流模式,积极寻求各国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同年,习主席还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
“一带一路”是中国启动的新一轮全球化,它的使命是能够让世界更和平、更普惠、更活力、更创新,让人类携手促进、共同发展。它的交流模式是合作共赢;它的方式是不同文明之间展开充分对话;它的发展方向和归宿是命运共同体。对话,作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理性形式,如今已成为一股浩浩荡荡的世界性潮流。古老的丝绸之路曾为我们示范了文明对话和合作共赢带来的辉煌,同时更向我们启示了走向未来的希望。位于丝绸之路两端的中国和法国,早已开始了不同程度的文明对话与合作共赢。
200多年前,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大哲伏尔泰等人便通过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转介,将遥远东方需要神启的世俗化中国视为文化样板,寄托其对正在到来的新文化的美好愿景,继而坚定了反对宗教蒙昧和封建王权的决心并推动整个欧洲的启蒙运动。启蒙时代后,他们又吸取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和文官制度,实行政教分离,脚踏现实,放眼世界,逐步走上其文明的巅峰。
与此相应,法国的启蒙思想传播到中国,也大大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转型的进程,激励大批中国仁人志士为祖国和民族的复兴而奋斗。100年前大批中国学生旅法勤工俭学就是例证。近百年来,在思想、科学、艺术等方面,法国对中国的影响显而易见。
将我们的视线拉回到当代,中国城市建设留下了不少法国建筑师与中国文化、中国同行对话共赢的现代建筑,比如国家大剧院、首都博物馆新馆、上海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不久的将来,将在中国首都北京落成的中国国家美术馆也由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设计,其设计理念源于中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建筑造型则借鉴了中国书法隶书的“一”字。
可见,法国设计师在为中国空间设计建筑之前,已在中国文化空间畅游。设计方案从萌芽到最后确定,中法双方专家经过数以百计的研讨、对话。我出生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浓郁的世家,但很早就遥望法国文化。雨果、巴尔扎克、莫奈、罗丹,都是我心仪的偶像。在我内心的艺术幻境中,他们常常与中国的王羲之、李白、汤显祖、齐白石的形象重叠。法国那优雅浪漫、古典而现代的审美创造风范与中国诗性文化有着情与理的相通,在美丽的自然和丰富的人生中提炼出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妙不可言。对我从艺生涯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均是留法艺术家,因此20世纪90年代我第一次出国,便选择了法国。
20世纪上半叶,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艺术青年到法国留学,归国后开创了中西合璧的现代中国美术之路。赵无极、朱德群、熊秉明等艺术家留在法国,成为中国文化的种子嫁接于西方,为中国精神与世界艺术的相互融渗做出了卓越贡献。当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的吴冠中则把留法当作“取经”,将西方现代艺术革命的抽象表现与中国写意相结合,为中国画精神的现代视觉表达开辟了新径。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国美术最高殿堂的中国美术馆多次举办法国美术作品展,反响热烈。如19世纪法国农村风景画展、罗丹雕塑展、法国印象派绘画展。
2016年以来,法兰西学院全体绘画院士、全体雕塑院士的作品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使中国观众更进一步了解了底蕴深厚、一脉相承的法兰西艺术。而法兰西院士们也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将自己最满意的代表作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还将在未来的新馆中设立专厅,陈列法国艺术作品。中国有句古语:“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圣贤孟子也说过:“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它们反映了中国人对“知心”的看重。
我十分感动的是数年前我的作品《天人合一老子》在法国获得“卢浮宫国际美术金奖”,这不仅是法国同行的厚爱,也说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深得法国学界、艺术界的认同和理解。法兰西学院主席克罗德阿巴吉访问中国时看到立在中国国家画院的黄宾虹雕像,得知作者是我,便热忱邀请我和他共同在法国举办“心灵对话”的双人联展。
今年5月4日,我的大型雕塑作品《百年丰碑》在法国蒙达尔纪邓小平广场揭幕。该作品塑造了以周恩来、邓小平等一批100年前便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而来到法国勤工俭学追求真理的热血青年的群像。这件“从历史中映照出今天与未来”的作品,印证了文明互鉴所取得的历史性成果,更建立了一座中法友谊的丰碑。文明对话,语言是载体,艺术是载体,而透过这些载体,其本质是心灵。
10年前,我沿着法国卢瓦尔河寻找达芬奇城堡,创作了《超越时空的对话——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与中国画家齐白石》,阐释了不同文明的互补是人类社会发展平衡的条件,该作品现立于意大利国家博物馆;3年前,我创作了《灵魂之门——乌克兰诗人塔拉斯舍甫琴科与中国诗圣杜甫的对话》,表达了“既要肯定自己,也要向他人学习”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学习态度,该作品立于乌克兰基辅大学。
一尊尊雕塑,青铜铸就,立于不同的文化热土上,表达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在充满希望和追求的时代里,中国美术馆牵头成立了“丝绸之路国家美术馆联盟”和“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各国美术馆同仁在美的交流中开展对话,在友谊的温情中释放能量。在举世闻名的敦煌,面对古代文明交流的辉煌,几十个国家的美术馆人共同约定着一个个交流项目。
文化没有交流,没有对话,就没有“化”。中国古代典籍《周易》提出“万物化生”的命题,指出了“化”即为“生成”“产生”之意,它蕴涵了交流与对话的玄机。而对话的根本,在于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一张脸,是指民族、国家的文化特征。一颗心,是彼此坦诚、真挚之心。一个魂,是共同珍爱、维护世界和平之魂。
在此,我油然回忆起2014年3月在法国大皇宫,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在我创作的《天人合一老子》塑像前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中国。”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令我们值得骄傲的丝绸之路。
今天,经过历史的沧桑,春蚕破茧化蝶,一片片彩色的蝴蝶组成了五彩缤纷的梦。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本文摘自作者在中法文明对话上的发言,经编辑整理,标题为编者加。)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