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土空间发挥的功能为标准,国土空间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空间(以下简称生态空间)、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其中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国土空间。进入新时代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自然生态空间保护,其意义与作用不言而喻。
为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将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为国土空间规划,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替代了原来的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未利用土地,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划定生态空间,凸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国土载体。
生态空间是一种生态主导的多功能地域空间,不仅包括生态系统调节功能,也含有支持功能、供给功能和文化功能。生态保护红线是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划定的,是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碱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因此,在划定生态空间的基础上,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
生态保护。保护的都是生态核心、生态精华、生态宝贝。原始森林,完整森林,被誉为中国森林宝岛,绿色水库,生物基因库,自然博物馆,生态秘境,野性天堂。理所当然,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沙漠公园等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9大类256个各具特色的自然保护地,随着生态保护红线落地,生态空间中的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将会集中连片得到有效保护。需要特别关注“虫”与“火”两个字,防虫防火是关系生态安全的两件大事,必须切实抓好。
生态恢复。原有生态系统遭受重创后,一般留下的是残败的天然次生林。正是这些天然次生林,成为生态恢复的主阵地。天然林保护工程,就是保护天然林、保护天然次生林,就是恢复次生林的生机与活力。封山育林,飞播造林,森林抚育,都是促进生态恢复的举措。残败的天然林是“浅绿色”,恢复起来就会转变为“深绿色”。近20年来,全国各地由“浅”转“深”的区域,均是停止采伐天然林实施生态恢复的显著成果。
生态重建。原有生态空间,不少已经被开垦为农业空间。比如开山垦殖,围湖造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生态空间转化为农业空间后,原有的生态系统彻底崩溃。这部分国土空间,要重归生态空间就需要生态重建。最主要的措施,就是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就是植树造林、义务植树、绿化国土,就需要实行封山禁牧。陕甘宁革命老区是全国退耕还林的一面旗帜,全域退耕带来了全域绿色。比如,在黄土高原表现出的“深绿”,是天然林恢复与退耕还林的叠加效应。在陕北一些地区出现的“浅绿”,主要是退耕还林带来的生态重建效应。而治沙,也是在毛乌素沙漠南缘展开的生态重建。基本架构起来了,由人工林向天然林演化,路漫漫兮修远兮。
生态富民。因为多种原因,一部分人口已经在生态空间上定居生活。就是将来,仍有一部分人口会继续在生态空间里谋生存求发展。对于这部分人口而言,生态空间就是生态财富,就是生活依靠。目前,剩余的贫困人口,大多集中于生态空间,生态脱贫道阻且长。在具体工作中,将贫困人口集中在生态空间,需要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兑现生态公益林补助,聘请生态护林员,让生态空间上的百姓获得幸福感。
生态服务。居住在城镇空间、农业空间上的居民,羡慕美丽的生态空间,需要亲临其境,体验生态空间的优美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新时代的“美丽经济”就在生态空间悄然升起,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等生态服务业,让今天的城乡人们生活在美丽的生态空间里,为永续发展留足生态空间,也是美丽中国的千年大计。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