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规律使然、基因使然、时代使然、趋势使然。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使然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这是规律使然。时代不同,意识形态也不同。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无论是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还是近代以来的马克思主义,都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果。实践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实践过程得出的必然结果。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从一个侧面讲,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和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成就。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也是为适应新时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思想进行转化、改造、重建;既体现了继承性和民族性,也体现了原创性和时代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基因使然
中华文化向来是尊重规律的文化,其文化传承有其一贯性。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法家都曾提出过“道”的概念,“道”为“规律”“条理”“法度”“天理”,也即宇宙万物的自然法则。在文化自然演进过程中,“道”既是文化传承的路径,同样也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依法自然时序的体现。因此说,中华文化的命脉皆是在“道”规定下不断复制和再现的。尽管在传统文化语境中,“道”有天道和人道之分,但历代思想家都承认,文化的发展有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中华文化是尚“变”的文化,其文化演进强调创新性。被奉为六经之首的《易经》就是讲“变”的文化经典,主张“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唯变所适”“鼎故革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大学》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奉为重要理念;韩非子奉行“世异事异,事异则备变”“奉常以处变”“变不失其常”的常变观,等等。宇宙大化,社会发展,日新不已,社会人生的万象都是在不守故常的变易中实现的。宇宙都在新故相除,社会与人亦当与时偕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诚无息、自强不息的创新态度,铸就了中华文化不断自我更新的精神品格。而中华民族在创新的文化浸润中,尚变、顺化,在变革中前进,在前进中变革。因此,因顺自然情势而不执泥故常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理念。
中华文化是包容性极强的文化,主张“合而不同”“厚德载物”。实践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融合,都注入了新鲜血液,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色彩。近代以来,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也密切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传统,也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传统,还有大同的社会理想。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从相遇结合到融通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得益于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使然
国家富强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我们的精神命脉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说到底就是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等,它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绵延不绝的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斗力量;“厚德载物”的博大胸襟以及“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等,都要根据时代需要重新刻画、诠释,为国家富强贡献不竭动力,为中华民族更好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生机和活力。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浸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及典型特征无一不始终贯穿着“和”字,并将“天人合一”“尚中贵和”视为最高的价值准则。“天人合一”包括人与天地自然的共生共存,人与社会的“修齐治平”,人与人的“守望相助”以及文明之间的“合而不同”等等,都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价值基础和社会认同符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新时代,更要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涵养个人品德,塑造人格的心理防线,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理想信念的追求与深沉理性的忧患意识结合在一起,继续守望生命内在的价值,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走向国际舞台需要中华文化的自信。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越来越走向国际舞台中央。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13亿多中国人民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要以无比强大的自信心,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当代中国良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
世界优秀文明交流互鉴的大趋势使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需要。“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习近平总书记说:“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积极吸纳其他优秀文明的有益成分,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的实际出发,融通中外新概念、新范畴、新体系。只有不断融入全球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才能不断掌握文化话语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际社会对中国奇迹产生了愈加浓厚的兴趣,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基本途径,就是要宣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风貌的话语体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成的制度、风俗、价值理念、文艺精品、文化成果等走向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贡献的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应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共赢思维;践行“天人合一”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协和万邦,万国咸宁”的美好追求,等等。这既是中华民族往圣前贤的智慧卓识,为天下秩序提供的中国方案,也是中国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更是全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普遍憧憬和意愿。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