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环境、经济和社会间的协调性角度出发,构建一套绿色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在日前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的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生态文明重在建设、贵在创新,亟待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出台生态文明评价研究方法,从而更加合理、科学地判断生态文明水平。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尚存不足,不利于因地制宜制定建设方案
学术界和社会各方近年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和指标体系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和研究,对生态文明的理念有了新的认识。但同时也有专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并不仅是生态建设,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默认所有区域都进入了生态文明水平,并使用生态文明标准来评价远未达到生态文明“分界线”的区域。
对此,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首席咨询专家沈国舫认为,必须建立相应的工具和评价方法来科学判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否则将不利于执政者“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程度的生态文明制定建设方案。
近年来,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省级和地市层面,都通过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不断丰富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论内涵和转化路径。
在国家层面上,一些生态文明指标评价体系在构建过程中选取生态文明中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制度等维度设置具体指标。但与会者认为,这些评价体系仍然存在不足。比如,一些指标之间存在较大的重叠性;有些指标体系在指标选取上未考虑社会和谐、生态文化等因素;有些指标体系凸显经济发展与环境效益相结合、经济增长与民生保障同步的理念,但不包含文化意识层面的指标,缺少了对制度的考量等。
而在省级层面上,四川、云南等一些省在选取指标上,仅仅围绕地区发展现状这一核心,存在“缺乏制度和文化等指标,且无实证检验这些评价体系是否合理”“指标划分标准不太明晰,生态环境和生态经济的指标明显偏少”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在构建生态文明指标评价体系过程中,创新性地加入了循环经济、可再生资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绿色消费指数和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等体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特色的指标,一些地方还创新提出节能降耗、政府管制、企业责任、公众参与、生态意识、生态教育等指标。不过,也同样存在“一些地方指标选取偏少,且无制度方面的指标”“一些指标之间还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和重叠性”等问题。
在采访中,业内专家介绍说,当前一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在具体指标选取上,现有二级指标之间相互关系不大甚至几乎无关系;区域间生态文明建设合作的作用以及区域间自然、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调作用也往往被忽视;对生态文明制度和文化方面的关注不够,缺少长期量化指标;一些指标体系引入定性指标难以量化,且指标选取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另外,针对国家、省级和城市层面的生态文明研究较深入,而针对县市、乡村、社区等微观层面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较为粗浅且数量较少。
以科学评价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估体系来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沈国舫说。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赖明持续关注草原生态恢复问题。在他看来,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必须用系统思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在推进生态文明过程中,同样必须强调生态环境的系统治理。”
而生态治理系统化,不仅仅包括山水林田湖草的统筹,还包括区域间的统筹。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相关人员表示,当前国土空间生产和生活高度重叠,保护、治理生态的任务十分繁重。如何切实发挥好规划的引导作用,亟待科学构建国土资源空间合理利用的生态保护评价体系,从而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目前,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很多省份处于不同的阶段和状态,因此还需要探索出一套能兼顾不同生态文明阶段的评价标准,从而解决远未达到生态文明水平“分界线”的区域也参与生态文明排名的问题。如有专家建议,未来要多关注县市、乡村、社区等微观层面的生态文明评价;在评价指标的选取方面,尽可能多考虑能反映生态文明本质属性的指标,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系统内部各要素结构关系,以此来确定经济指标和生态指标的权重,使地区生态文明排名与实际建设情况相吻合。
专家表示, 构建一个合理、科学、完善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尤为重要,要根据各地域生态环境现状和发展类型,“因地制宜”地选取评价指标,使指标权重更客观、科学,也为各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与理论、实证的支持。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