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蓝天保卫战,关键在人努力,不能寄希望于“天帮忙”。因为,“天帮忙”不仅是临时的,而且也是有限的、靠不住的。没有人的足够努力,一切都是空谈。
针对2019-2020年度蓝天保卫战,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目前大气污染治理已进入关键期,稍有松懈,污染可能就会反弹。对由于工作不力完不成任务的城市,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问责,不允许以气象条件为理由应付搪塞。
笔者认为,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这一斩钉截铁的表示,是打消一些地方在完不成任务时从客观上为自己找借口、留后路念想的警钟,无疑有利于激发地方保卫蓝天的斗志。
长期以来,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当看到蓝天白云增多时,就说是“天帮忙”的结果;而当雾霾天出现时,就说是不利气象条件造成的。这两种说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都忽视了人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能动作用。前者无视人努力取得的减排控尘成果,是对人的工作的自我否定;后者无视因人努力不够而造成大量污染物排放,是找借口式的自我原谅、自我开脱。
诚然,“人努力、天帮忙”,是成就蓝天的两大因素。气象有利,大气扩散条件好,确实有助于降低区域大气颗粒物浓度;反之,则有可能加重局部空气污染程度。但毋庸置疑,“人努力”是决定因素。
近年来,专家经过大量实证研究认为,由于污染物排放量大,超出大气环境容量,现阶段我国的大气环境质量仍处于“气象影响型”阶段,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其中,气象因素对PM2.5浓度的影响,年际可达10%左右,对个别城市可达15%左右,月际可达30%以上。由此可见,即使按不利气象因素的最大值来计算,人是否努力的因素也仍占70%左右。极端天气往往是短暂的气象现象,相对于以年为单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即使有影响,也起不到决定作用。
如果没有人类生产生活行为造成大量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到环境空气中,天气再静稳、气象条件再差,即使天空没有赏心悦目的蓝天白云,也不至于出现重污染天气。在人类社会已步入后工业化的今天,大量生产、大量建设、大量运输,如果放弃人的努力或者人的努力不够,就会大量排放,进而导致严重空气污染。大量污染物积聚在环境空气中,即使大气扩散条件好,也未必就有蓝天。
沿海城市大气扩散条件无疑都比较好,但我国众多沿海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并不相同,而是有好有差,有的差距还很大。出现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各地人努力的程度不同。我们无法控制气象条件,但我们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把大气污染物排放降下来。当大气污染物排放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大气环境质量就可以走出“气象影响型”阶段。可见,打赢蓝天保卫战,关键在人努力,不能寄希望于“天帮忙”。因为,“天帮忙”不仅是临时的,而且也是有限的、靠不住的。没有人的足够努力,一切都是空谈。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特别是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的大气治理成效显著,但大气污染防治水平并不平衡,依然有些城市由于工作力度不大、治理措施不精准,拖了后腿。一些由于工作不力完不成蓝天保卫战目标任务的城市,从客观上找理由,以气象条件为理由应付搪塞,想让“老天爷”替自己“背锅”,不仅理论上说不通,实证上也无依据,是不能允许的。
当前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污染治理成果并不牢固, 稍有松劲,大气质量就可能回潮反弹,必须咬定目标,持续努力。高悬问责利剑,通过必要的环保问责,形成高压态势,让那些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的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引以为戒,促使一些人警醒,给社会以震慑,从而推动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实现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非常必要。也只有通过“人努力”,才能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的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的目标。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