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研究关注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在儿童成长、儿童教育、儿童医疗卫生、儿童文艺、儿童广播电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儿童心理学研究涌现出很多热点,如儿童的心理理论、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等。有学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儿童心理学研究应该更好利用新型学科的思路和范式,厘清儿童发展的生物基础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更多地着眼于未来,开展预防性研究。
儿童心理学研究呈现多种趋势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覆盖0—18岁的普通儿童、特殊儿童或非典型儿童。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国雄表示,儿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总体上可分为认知能力、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以及可能影响儿童发展的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如家庭关系、学校环境、社会文化氛围、网络媒体等。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胡金生总结了近年来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一是与儿童学习相关的脑机制研究。通过对儿童大脑的可塑性以及儿童神经发育与教育规律之间关系的研究,希望摸清学习规律对神经生理发育造成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制定教学政策;二是关于特殊儿童或青少年的研究,如儿童孤独症、多动症、青少年精神分裂等方面的研究;三是与家庭教育相关的研究,包括探求教育实践问题背后的规律等;四是研究经济收入、社会流动等对于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当前,儿童心理学理论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儿童双过程加工理论、儿童的生态系统论等方面。儿童双过程加工理论是指,儿童的思维包含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所以儿童的信息加工过程既有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也有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儿童的生态系统论是指,儿童周围的生态环境,包括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微观系统,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作为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鼻祖,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具有开创性。他以长期观察、实验统计等科学方法,全面研究了儿童的认知水平与潜在能力。”暨南大学儿童创新研究所所长王学文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皮亚杰的理论有可修正之处。比如,前运算阶段儿童实际年龄可能存在前移、社会发展速度与节奏变化对儿童所处人文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儿童身心发展水平提升不平衡等问题,都有待于用新的理论加以研究。
利用新方法开展研究
“当前的心理学研究热点通常是问题导向型,以事后干预的形式存在。而一个领域的发展与成熟,更应该着眼未来,从而减少个体发育与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发育顺畅、学习高效、儿童成长,是未来儿童心理学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王学文认为,就儿童心理学而言,除个体行为纠偏研究外,重点应开展预防性研究。例如,通过对群体的观察和记录,在复杂场景中找到线索,制作更科学简明的量表,从而更利于问题的分析、反馈与纠偏,更好地促进相关研究成果的应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将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对此,儿童心理学研究可从创意产生、儿童直觉意识等方面着手,为人的可持续进步提供基础保障。”他说。
刘国雄表示,儿童心理学不断拓展人类有关儿童发展的科学认知,未来应在探明儿童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的思路和范式,从更精准的角度解析儿童发展的神经和生物机制,及其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系统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此外,儿童心理学知识与儿童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相关知识的普及也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成果的普及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需要多方参与。就心理学研究者而言,普及的前提是脚踏实地的研究。因此,应将如何构建儿童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作为研究的视角之一。具体而言,可以从童年早期就开始采集儿童认知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数据,采用纵向追踪、多维度监测等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与趋向。
胡金生表示,心理学学者在从事相关研究时,要立足中国实际,着眼于解决现实生活中儿童或青少年发展的问题;要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教育资源,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指引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要开展多学科联合研究,儿童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涉及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因而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要改变对学者及其工作成果的评价方式,提升对科普工作的认可度。鼓励更多的企业投入到相关心理学产品的开发中,带动学者的研究。同时,还要鼓励学者产出多种形式的成果,多出版一些科普类的成果。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