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jzk list 001

敦煌文学里的文明交融

时间:2019-05-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娓 朱颖群 Ljzk list 020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要冲,而敦煌莫高窟中敦煌文书的发现为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新材料与新视角。为进一步探讨敦煌文学及其与佛教之间的关系,推动敦煌学的深入发展,5月18—20日,“佛教与敦煌文学”学术研讨会在甘肃敦煌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佛教与敦煌文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佛教的传入促进了敦煌文学的转型与发展,敦煌文学扩充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容,也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西文明交汇融合

近年来,敦煌文学研究的发展使传统的中国文学史概念得到了扩展,并使我们能够从俗文学的角度和佛教文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国古典文学。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表示,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初,便对中国文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强烈影响,这种现象在敦煌文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传统得益于其包容性,“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敦煌文学便是丝绸之路上各民族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交流、互鉴的结晶。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殷国明认为,敦煌地处丝绸之路咽喉,自古以来多种文明在此交融,使这一地区成为了多种文明的储备库。在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敦煌艺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李旭东看来,敦煌地处西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在佛教传播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敦煌自西晋末年以来就是佛教繁盛之地,该地区的佛教文化在唐代达到了高峰。

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教授刘治立认为,佛教文化经由丝绸之路传播而来,为石窟的出现、发展、成熟提供了最初的契机。敦煌石窟辉映着中西文化结晶的光彩,铭刻了人类共同文化财富创造者的智慧,展示出文化传播与交融的恒久魅力。

多角度研究敦煌文学

佛教的表现形式离不开文学。李旭东认为,汉民族文学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学、上层文人文学和民间通俗文学、世俗社会文学和寺庙宗教文学、敦煌本土文学和中原域外文学等多种成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产生了表、疏、状、牒、帖、书、启、契约、碑文、传记、诗词、话本、讲经文等一系列具有鲜明文学特点的作品,并通过不同方式渗透到佛经翻译、石窟营建、佛像塑造、壁画描摹等诸多方面,构成了完整的敦煌文学,为唐代敦煌社会提供了丰厚的精神食粮。

诗歌是作者心声的流露,是情感的载体。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表示,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和石窟中的题壁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反映出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新题材,也证明了我国僧俗道众在中国文学与文化创造方面各有建树。这些敦煌文人雅士的题壁诗作是古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在敦煌地区的社会生活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对透视敦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裕固族是甘肃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关于裕固族的族源,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杨富学表示,学界过去一直认为,裕固族的祖先系高昌回鹘,但在吐鲁番一带却没有发现裕固族历史文化的任何踪迹。近期,研究人员通过敦煌莫高窟新涌现出来的回鹘文、石窟考古资料等大量证据,辅以波斯文文献的相关记载,证实了裕固族的祖先“黄头回纥”“撒里畏吾”其实就是沙州回鹘或其分支。他们于明初以敦煌、瓜州为中心形成了被称作“黄番”的民族共同体,这是裕固族形成的标志。在敦煌发现的大量具有文学性的文献,可视为裕固族古代文学的重要来源。

佛经文本以叙事见长,据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高人雄介绍,细读文本不难发现,佛经叙事有一定的叙事程式。这些叙事程式也为以后小说的叙事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范例。这是很值得研究的一种艺术演进过程。从佛经文本的线性结构、佛珠式结构、网状结构等叙事程式而言,它们对中国小说的叙事结构起了先导作用。从文学艺术角度而言,佛经文学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唐诗中的飞天意象也是敦煌文学的一个重要元素。殷国明提出,《全唐诗》中的飞天意象不仅呈现出了跨文化语境下音乐歌舞与文学创作的相互影响,而且表现出在这种相互影响中人性和生命意识的勃发。它们为中国文学中的“盛唐气象”提供了动力和资源,而飞天意象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变体”“变相”和“再生”过程,更蕴藏着艺术创新的诸多秘密。

在文明交融中实现传承与创新

李旭东说,中原的丝绸、瓷器、文化典籍等源源不断地经由敦煌西传,西域的使者、商人、僧侣、艺人,中原的戍卒、疆吏、使节、官宦、僧道、文人、艺人等在此频繁汇合、分流,长期不断地保持了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流沟通。

佛教和佛教艺术在东渐过程中留下了大量历史遗迹,大小石窟遍及泾河两岸,泾川县甚至有百里长窟的说法。在刘治立看来,1981年固原西郊雷祖庙出土的北魏漆棺画墓,与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形象相似,显然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些佛教遗存,是佛教文化沿丝绸之路传播并辐射陇东的结果,也是丝绸之路经过陇东的有力证据。

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教授戴晓刚介绍,以北石窟寺为代表的陇东石窟,其不同时期的窟龛开凿和造像艺术风格,既带有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又兼具浓郁的汉民族文化特征,呈现出二者相互交融的共生关系。此外,因北石窟寺地处丝绸之路沿线,受丝路文化的影响较大,所以它也是丝绸之路文化东渐的产物。

与会专家建议,敦煌学研究要不断扩展领域。加强敦煌遗书文本和中国敦煌学研究著述的译介,推进丝路文化快步走向世界,让敦煌学研究真正融入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新洪流之中。

研讨会由敦煌研究院和陇东学院联合主办,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敦煌文献研究所和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共同承办。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

黑龙江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 : 黑ICP 备150092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