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2019年11期
Ljzk list 001

关于加强高校健康安全风险防范与管理 的对策建议

时间:2019-03-22 来源: 作者:吴群红、郝艳华、梁立波 Ljzk list 020

随着高校对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教学日益重视以及高校承担的日益繁多的科研项目,使聚集着无数天之骄子的大学校园接触或暴露各种有毒及有害化学品、致癌和放射性物品、易燃易爆危险品、病原微生物等风险概率不断加大。然而,由于社会、校方和学生的风险意识匮乏、安全防范制度和措施不到位,导致风险扩散出现链锁效应,付出了越来越多的生命代价,应亟待重视高校健康安全风险防范,将风险管理纳入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

一、近年来高校安全风险事件频发,日益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数量和质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全国高校拥有2700多万名在校生。高校校园安全不仅时刻牵动着亿万父母的心,更牵动着政府和社会最敏感的神经。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爆炸事件,以熊熊的大火和3名研究生鲜活的生命代价,给高校安全敲响了警钟。这一悲剧性事件也成为焦点事件并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百度搜索高达96万条链接,相关事件迅速登上微博、微信以及各大媒体的热门搜索。

近年来,随着高校实验教学日益重视以及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日益繁多,大学校园接触或暴露各种有毒及有害化学品、放射性物品、易燃易爆危险品、病原微生物等风险的增加并未带来风险意识的增强、安全防范制度和措施的跟进,从而埋下更多的风险隐患。2019年伊始,李克强总理及国务院多位领导批示,要求汲取北京交通大学“12·26”爆炸事故教训,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防范和遏制高校安全事故的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要着力提高政府重大社会风险防控能力,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准备之战。高校校园安全成为整个社会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健康安全风险事故频发,亟待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完善和构建相应风险防控体系。

二、目前高校存在的健康安全风险及隐患

(一)火灾隐患

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实验室都有可能发生。用电量极大的各类实验室设备及大功率低温冰箱等设备的长期超负荷运行,在设备老化、电路老化、维修不及时等情况下,微小电火花在接触到实验室各类易燃气体及易爆物品和材料时,极易引发火灾并酿成学生伤亡的重大安全事故。

(二)爆炸隐患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如今高校实验室存在着物品杂乱堆放现象,大量易爆物没有归类放置,一旦发生爆炸将引起严重后果。2002年北大实验室两起事故、2009年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爆炸、2011年四川大学实验室物料爆炸、2015年清华大学化学火灾爆炸事故、2016年9月东华大学实验室爆炸、2017年复旦大学实验室爆炸以及2018年12月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爆炸等,各类高校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夺去众多年轻生命,而且给校园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三)生物安全隐患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甚至比化学实验室的更危险,生物废弃物含有传染性的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都可能构成极大危害。1967德国马尔堡病毒实验室导致37人感染了致命的马尔堡病毒、2003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实验室感染SARS病毒的事件,以及我国2004年4月安徽、北京先后发现新的SARS病例,经证实分别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所实验室受到SARS感染的两名工作人员。

(四)环境影响及危害

随着高校扩招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任务加重,导致每次实验结束后都会产生大量的生物、化学等各类有毒有害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未经适当无害处理后就排入下水道及各种垃圾场,会对实验室人员、学校公共财产以及周边环境造成潜在危害,这些安全隐患也很有可能转变为安全事故。各大高校对于实验室药品的管理措施不完善,存在着有害药品流出实验室现象,如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事件。

(五)疾病、食品、饮水等安全隐患

近年来发生多起高校肺结核病聚集性感染事件,尤其是2017年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布鲁氏菌感染事件,提示高校的聚集性和实验室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疾病安全风险。学校食堂作为大学生主要餐饮场所,具有人口流量大、人群密集度高等特征,高校在对饮食原材料购买、制作过程及服务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安全意识缺乏、管理人员缺少、卫生设施不完善等极易造成微生物繁殖而引发较大范围的食物中毒和感染事件。此外,复旦大学发生的学生投毒事件也越来越引发人们对学校饮水安全的重视。根据2010—2015年国内外高校发生的95起实验室事故统计分析显示,爆炸与火灾占68%、泄漏占12%、生物安全占11%、中毒占2%,其中40%的事故导致人员死亡,65%造成学生受伤或中毒。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健康安全管理,加强风险隐患管理。

三、推进校园健康安全及实验室风险预防与管理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高校安全管理,作为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政府安全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

当前,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管理部门对快速上升的高校安全隐患缺乏充分认识和重视,尚未形成政策、立法、制度、组织上的系统安排。建议我省高度重视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及国务院安委会关于社会风险防范、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及重大健康隐患和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指示和相关会议精神,将校园安全作为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高校安全纳入政府部门安全管理议事日程进行统筹管理。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视频会议精神,制定和采取有效管理措施。

(二)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安排,强化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的法律化制度化管理

针对存在的各类风险,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明确政府各相关部门、单位的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强化落实,形成齐抓共管格局,推进高校安全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进程及监管机制的建立和落实。校园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必须切实抓紧抓好,将高校安全纳入各级政府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改变以往单纯重视生产安全的视角,把具有高度人群集聚性的各类高等院校健康威胁和安全风险管理纳入政府的安全管理议事日程。不仅要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责,更要高度重视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对公众聚集场所的安全管理。

(三)建立严格的高校实验室安全标准、流程及操作规范,完善安全设备设施

建立领导与监管机构,建立相应的安全规范落实检查责任问责系统。要求各级高校严格执行国家和有关部门实验室安全规范与标准,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则和程序。加大对相关实验室设施、设备、防护器具的投入,强化对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和操作程序的培训与教育。

(四)建立高校实验室安全及风险防范领导及管理组织

高校应建立校园安全风险管理的领导组织、实施及责任落实督促组织,完善具体的风险防范和查处的制度规范。应在制度落实上下功夫,落实管理责任,用制度管人管事。对发现的问题隐患,要列出清单,明确个人和组织对各类风险清单的具体风险化解责任,督促组织落实,照单履责、照单检查、照单整改,健全完善高校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五)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涉及校园安全的制度规章,组织推进高校风险隐患、排查及管理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应全面查找高校各类重大风险隐患,特别对实验室薄弱环节和风险点以及各类危险、有毒化学品、药品及易燃易爆等物质材料的储存地和场所的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了解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制定风险优先干预清单。瞄准重大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对策及应对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素质。实验室及实验药品储存场所进行全面排查,突出重点环节、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全面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风险隐患,特别是要加强重大危险源排查管控,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六)严格管控各类有毒有害物质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产物和实验废弃物处置,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和风险防范应急预案

应特别对实验需要而存储的有毒有害物质、危险化学药品的储放和使用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和制度规范,设立专柜专人严格管控。高度关注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毒气、毒液、危险生物与病原体,做好充分的安全防护和防毒工作。对实验过程中产出的各类污染和废弃物处置应严格按照《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要求进行管理,并将污染纳入环境监管范围,高度重视各类散存的少量、分散污染物,尤其是危险污染物的收集和集中处理,防止渗漏、丢失造成有毒物质蔓延。

(七)加强高校实验室疾病感染风险管控工作,重视大学生饮食饮水安全管理

建立高校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细化分工确保落到实处。对从业人员奖惩分明,严格把控;消毒柜等硬件设施注意维护,定期检修,确保数量与食堂规模相匹配;食品原材料进货渠道选择正规渠道,对原材料的安检要层层把关,原料应留样检验;时刻关注动物疫情信息,避免对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疫源地食品的采购。

(八)加强高校管理人员及师生安全教育,提升健康安全应急素养及风险防范处置能力

将卫生应急及安全教育纳入大学生教育的课程,探索新颖有效的应急与安全风险防范和处置教育方式,组织校园安全实践演练。可借鉴香港高校采取的使用受管制物料或仪器前的强制性安全训练及考核等管理方式,对培训合格者准许进入实验室。同时加强对理工类本科学生的安全训练,既有大课教育,也有网络课程,开设防火、逃生等一般性安全训练课程。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管理者建立强制性要求,对高校内所有参加科研和教训相关实验学生的必备安全培训课程,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易产生危险的行为现场模拟,或播放相关视频,给学生以视觉冲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进入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力争从源头上解决实验室安全问题。

(作者系省重点培育智库——黑龙江省公共健康安全及医改策略研究智库首席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吴群红;黑龙江省公共健康安全及医改策略研究智库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郝艳华;黑龙江省公共健康安全及医改策略研究智库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教授梁立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

黑龙江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 : 黑ICP 备150092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