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jzk list 001

博物馆书,这一年为什么这么火

时间:2019-01-25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王宏伟 Ljzk list 020

博物馆里的文物看不懂?最大收获就是进馆“打卡”发朋友圈?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应该给自己的文博知识充充电了。

去年以来,以博物馆和文物为主题的图书呈走红之势。走进书店,可以看到不少以博物馆和馆藏文物为主题的畅销书,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当属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的同名书籍。

《国家宝藏》共收录了27件国宝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读者在《千里江山图》的壮美中一窥先人背影,聆听“曾侯乙编钟”奏响的华夏正音,感悟“越王勾践剑”千秋不朽的中国剑魂……书中收录了大量节目中未播出内容,结合史料文献和专家研究成果,让读者在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了解文物承载的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无独有偶,央视《百家讲坛》也推出了《镇馆之宝》之一和之二。越王勾践剑、曾侯乙墓、武则天金简、大克鼎、商鞅方升……百家讲坛主讲人讲故事的功力加上国宝文物的传奇身世,不由文物爱好者不动心。

“文物不会说话,需要有人解读”,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部主任郑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之前解读博物馆和文物的电视节目、音频产品已经很多,纸质书再形成热度可以进一步扩大受众群体。在她看来,博物馆毕竟不是一般的旅游景点,参观者作了一定的知识准备,会有更美好的参观体验,因此带一本书去博物馆是值得提倡的参观方式。“音视频节目和图书有不同的受众群体,我们乐见人们通过这些节目和书籍喜欢上博物馆,从博物馆受众变成博物馆观众。”她说,“另一方面,喜欢博物馆的人即使不来博物馆参观,也能通过节目和书籍体验博物馆之美,使文化浸润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中,使不同层面和不同需求的人都能体验博物馆之美。”

畅销的博物馆类图书可以被视作书市上的“百家讲坛”。国家博物馆讲解员河森堡著的《进击的智人》,以一种旁征博引而又浅显流畅的叙述方式,讲述了智人如何淘汰了人类进化树上其他分支的“表兄弟”,成为地球的主宰。书中用奇趣的历史故事融汇博物学、化学、生物学、进化心理学等众多领域知识点,使人仿佛穿行在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的宏阔历史中。然而进步并不总是光明美好的,还伴随着血腥、暴力和无情的争夺,书中河森堡认为正是因为匮乏逼迫人类不断进步,塑造了今天的社会形态。

这本书的开头讲了新几内亚一个土著人部落里闹鬼的故事:一些妇女全身颤抖进而瘫痪,最后在凄惨诡异的狂笑中死去。最终研究表明,朊病毒的传播使她们的大脑被蛀空成海绵状,而这种传染病之所以会流行,是因为岛上有吃人的习俗,当死者的大脑和脊髓被食用时,病毒就顺势进入食人者的体内。而当地土著之所以吃人,是因为当地不适合饲养牲畜,因而蛋白质极其匮乏……讲故事的高手总是能吊足读者的胃口。

会讲故事是博物馆及文物主题畅销书的一大特色。《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的作者张经纬供职于上海博物馆,是一位人类学家也是专栏作家,他打通文物与历史脉络的界限,用博物馆里的文物串联起一部简明的中国史,读者可以通过玉器了解中国史前文明的“满天星斗”,借助青铜重器探索周代的江南,可以从东汉时期的壁画中解开鲜卑族崛起的秘密,还可以从唐代的茶叶与瓷器故事中发现“茶马古道”的踪迹……

例如,张经纬在书中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书圣王羲之除了书法,还有什么隐藏的技能?作者解释道,王羲之家庭好几代人是“天师教”的骨干成员,而他们的修习方式除了归隐山林,还包括抄写大量经文、想像自己遨游太虚仙境并奋笔疾书记录下来以及为普通信徒书写用于消灾的“符箓”,而这些恰好赋予了王羲之书法那种与众不同的洒脱与飘逸。

《博物馆窜行记》是一部另类的中世纪以来欧洲绘画史,从巴黎到纽约、从柏林到阿姆斯特丹、从威尼斯到雅典,《向日葵》《蒙娜丽莎》《夜巡》《睡莲》《喷泉》等名作是诸多故事的主角。那些大名鼎鼎的博物馆和堪称人类艺术精华的绘画作品在作者“顺手牵猴”的笔下就像一个个段子,读起来轻松而诙谐。比如写到1911年《蒙娜丽莎》失窃案,讲到好奇的观众们来看失踪的蒙娜丽莎——空空如也的墙面,人潮中还有卡夫卡,他筹划出版导游手册,但却怕被别人偷了创意而不肯多谈,既没拿到订单也没谈下风投。而嫌疑人中还包括画家毕加索,因为他买过一件从卢浮宫偷出来的原始雕像。

对于博物馆和文物类普及读物走红,书评人胡艳丽表示这是好现象,除了手机碎片化阅读,人们需要重拾系统化阅读,追求一种知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当然这种博物馆之书在写作上对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有纵向深挖、横向拓展的能力,要能以点带面,串联博物馆的众多物品,兼顾书籍的知识性和可读性。这种书籍需要专业知识但不能因专业而令书籍生涩;要图文并茂相得益彰,通过文字把读者看不到、看不清、看不透的东西展现出来。

那么,读者应该如何选择这类图书呢?南京群学书院负责人陆远表示,选书有几大原则,一是选有信誉的出版社,二是选受公认的作者,三是要由浅入深,如果对文物了解不多,不妨从清明上河图、司母戊鼎的文物故事看起,有了基础再看看孙机、扬之水等名家相对专业的书。在他看来,博物馆类图书更重要的功能是解读文化传统,提高读者审美,他说,“文化自信不是空洞的口号,它很适合在一件件文物上生根,这些文物也是艺术和审美教育最便利的入门教材,这种教育以前比较欠缺,现在需要补课。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假恶丑才会更难生存,归根到底,我们回望历史是为了创造未来。”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

黑龙江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 : 黑ICP 备150092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