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jzk list 001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社会建设

时间:2018-12-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刘志昌 Ljzk list 020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民生和社会建设上取得一系列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同时在推进社会建设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社会建设:以民生为重点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我们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新时代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本社会服务制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新时代,要以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统筹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合理缩小城乡差异;按照共建共享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的社会保障权利、义务和责任;根据经济发展确定适度的保障待遇水平,合理引导群众预期;确保社保基金收支平衡,制度长期稳定运行。具体来说:一是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二是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建立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加快发展职业(企业)年金,鼓励发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等政策;三是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医疗保障需求;四是建立健全失业保险费率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动机制,实现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五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有机衔接。

健全基本社会服务制度。基本社会服务制度,旨在为城乡居民提供相应物质和服务等兜底帮扶,保障特定人群和困难群体的基本生存权与平等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健全基本社会服务制度,要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建立健全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完善扶残助残服务体系,完善优待抚恤、退役军人安置等基本制度。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按照“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加大投入,找准“穷根”,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样化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道路,切实做好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引导劳务输出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资产收益扶贫等工作,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建立长效机制,避免脱贫户返贫;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通过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制,对深度贫困地区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盼的重要支撑,是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以实现病有所医病有所防为目标,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明确政府办医职责,落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完善并落实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政策,鼓励新药研发。此外,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还要坚持预防为主,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加强老年人、妇幼、残疾人、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健康工作;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发展健康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而推进社会建设,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

以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抓手提高保障水平。“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以满足群众民生需求为导向,以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抓手,坚持以民生建设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要贯彻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指导思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坚决打击投机炒房,推进棚户区改造,扩大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性住房供给,推进租售同权,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二是以教育公平为目标,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施城乡联动、以城带乡战略,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相对均衡,并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提高师资水平、提升教育质量;三是破解公共交通难题,积极探索治理大城市病,要以大交通大规划为依托,把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相结合,城市功能区规划和组团规划相结合,城市建设和疏解相结合,积极发展城市群和城市带,实现城市规模与承载能力相平衡、职住相平衡,同时建设智慧交通体系,发展智能交通网络平台,优化公共交通路线规划,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是“2035年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基本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中的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在保障民生中兜住底线,补齐短板;要加大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和政策保障力度,缩小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群体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法制化;同时,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职能,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以保障适度为原则坚持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避免保障不足,又要避免福利陷阱。一方面,要坚持尽力而为,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以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为目标,保障好民生,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为目标,改善好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要坚持量力而行,以保障适度为原则,避免福利陷阱。我们要以欧洲、拉美等地区福利发展的经验教训为镜鉴。例如,希腊事件使欧洲各国居安思危,面对老龄化困境,欧洲各国纷纷开始提高退休年龄等新一轮养老金制度改革。福利刚性特征,要求我们在提高福利水平时,立足国情,着眼长远,以保基本、补短板为重点,合理引导预期,推动民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

黑龙江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 : 黑ICP 备150092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