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重新进入生活的语境,在日常中绽放光华,才是最好的保护
土族阿妈的盘绣,绣上了年轻人的T恤;传统的扎染工艺,染出时尚又实用的围巾;精美的手工地毯,缩小成了精致的杯垫……近日,一场探索“互联网+非遗+扶贫”新模式的论坛在北京举行,唯品会电商扶贫频道“唯爱工坊”推出的非遗扶贫产品,引来一片赞叹。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只是民俗、技艺,而是千百年来日常生活的结晶,蕴藏着对生命与世界的思考。比如,传统的中国结,寓意完美、圆满与生生不息;而神秘的女书,承载女性寄托情感、诉说自我的隐秘心史。正是因为非遗有着很强的精神性、审美性,与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因而能够更好地将之重新激活,再次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不仅关乎非遗的再发现,也能打开我们对生活的想象空间。近些年来,传统文化热潮不断,人们希望在传统中找到文化之根。其实,文化不仅扎根于文物、扎根于古籍,同样扎根于乡野、扎根于生活。那些灵巧之手、灵秀之心的创作,那些沉淀着生活智慧、传统认知的工艺,若能有机地融入现代生活,也能给人“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感受,让生活被非遗之美点亮。
而从保护的角度看,也唯有这样,才能让非遗从“遗产”变成“财产”。要知道,再美的蝴蝶标本,也不如翩翩起舞的蝴蝶美。保护非遗,不仅是把这些技艺做成标本,让他们重新进入生活的语境,在日常中绽放光华,才是最好的保护。仅云南一省,就有64个支系的不同民族服饰500多种,“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将这些丰富的形态融入现代时装,无疑能让非遗活起来更火起来。
如果能做到这一步,非遗就不仅是精神财富,而且也可以成为物质财富。毋庸讳言,很多非遗的传承者,还处于相对困难的生活状态中,尤其是在边远的山区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现实中,如“唯爱工坊”这样的模式,也正在探索非遗与商业的对接,用唤醒、激活、赋能、服务“四部曲”为非遗注入商业价值,构建出“造血式扶贫”的长效机制,为精准扶贫找到一条颇有特色之路。
然而,非遗既已是“遗产”,也证明其与现代生活还有距离。如何缩小这个距离,正是应该着力之处。其中关键,正在于转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做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祥云、如意图案成为T恤的装饰,让蜡纸雨伞能够轻便,让竹编器具可以进入“咖啡文化”,这些都需要转化与发展。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更多热爱文化、擅长设计、懂得市场的人走进非遗,把那些藏于深山、失落乡野的非遗用起来,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文化与市场的对接中,更好地用生活唤醒非遗,用非遗点亮生活。
“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而一片土地上的文化,也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文化。当我们让这些在岁月深处闪耀的非遗,成为现代生活的滋养,就一定能在对器物之美、工艺之美、匠心之美的重新发现中,涵养出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