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jzk list 001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时间:2018-01-08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潘玥斐 Ljzk list 020

目前,由中央电视台联合九大国家级博物馆(院)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圈粉无数”。《国家宝藏》将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原创综艺的形式展现出来,收获了公众的良好口碑,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也引发我们对如何更好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热播背后

是文化自信的支撑

近年来,《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文化类综艺节目成为一股清流,获得越来越多公众的喜爱。“这反映出广大观众对精神生活有更高水平、更高品位的追求,审美趣味发生改变。”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王齐国表示。

上述文化类综艺节目为何会热播?在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李林看来,主要是因为这些节目传递了正能量,引发了时代共鸣。此类节目虽然有创作和演绎成分,但实现了正能量的自然表达和传递,引发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上述节目是我国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创新的成功探索。它们的热播,反映了展示、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的文化产品受到大众喜爱。

王齐国表示,上述节目热播的原因,首先是文化自信。中华文明绵延5000年如滔滔江河奔腾不息,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没有的。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植于我们的血脉。其次是文化自觉。人们对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价值观不再一味追捧,而是自觉反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消弭西方中心论的中坚力量。最后,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爱国主义成为当今的主流价值观。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姜飞认为,文化是一种渐变的过程,新时代新主体亟须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的文化主体性,借由媒介叙事完成文化主体性的重构是上述节目热播的深层次原因。

文化传播的创意亟待提高

上述文化类综艺节目,作为向公众进行文化传播的有益探索,收获了良好效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进一步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还任重道远,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姜飞认为,首要的问题是话语模式和框架问题。文化传播除了一般性信息的提供之外,还是一种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是社会哲学和价值观的传承与延续,是主体性的构建和社会认同的建设过程。因此,首先就是要让传播的话语模式与时俱进,用民众感兴趣的话语框架和模式进行传播。其次是传播介质问题。优选既符合文化传播内容要求,又为大众方便接受的传播渠道是关键。最后是传播理念。传统媒体时代的接受者观念已经向新媒体时代的用户和“参众”概念转型,互动性的增强和需求已经使得文化传播的主体边界变得模糊,尤其是用户生产内容的模式,更是打开了受众文化内容接受渠道的主动性,同时也打开了受众对于内容接受兴趣的主动性,极大地便利了文化的深入和广泛传播。

李林表示,国内部分综艺类节目泛娱乐化现象严重,内容空洞、品位低下,造假、找噱头、重炒作。因此,要重点解决文化传播中创意创新不足、内容挖掘不够、形式与内容的契合度不高等问题。

让优秀传统文化

日常生活化

上述文化类综艺节目开辟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那么,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千家万户?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何群认为,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的根本途径,是让优秀传统文化日常生活化。一是让优秀传统文化以当代形式传播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用现代创意将优秀传统文化改编、创作成为今天人们能够接受的文化产品,再通过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二是让优秀传统文化衍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当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越来越多蕴含各种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生活用品时,优秀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就会走进千家万户。

姜飞表示,文化是一种共有、共享、共建的内容和过程,有效的、持续的需求是打开文化传递大门的关键。因此,要深研经济和政治发展特定阶段下的文化需求特征,进而深研不同介质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同时关注和深研国际文化动态和国际形势变迁特征。在这样三个“深研”视角下,才能构建文化传播的立体层级体系,推进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王齐国表示,文化产品是精神消费产品,与心灵相关,必须清醒认识到它的重要性,重视“文化创意+”的力量。文化创意的本质是价值驱动和审美驱动。价值驱动关注人们的生存动机、生产动机、消费动机,审美驱动则在价值观方面可以有所作为。另外,创意和生产单位务必在人才养成、资本融合方面下功夫。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

黑龙江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 : 黑ICP 备150092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