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维的观察、生动的讲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带我们穿越时空迷雾,重返历史现场,为我们感知、感悟习近平为民情怀的起点、治国理政的思想源头提供了鲜活教材。读罢掩卷,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印象最深的是习近平多年以后的一句话——“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意,皆有学问”。七年的光阴,七年的收获,浓缩在短短两句话里,却是情真意切、余韵绵长,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思考。
人生处处留意,首先是要留意知识积累;梁家河里有学问,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求得真学问。好学才能上进。梁家河的村民们回忆起最初见习近平的时刻,印象最深的就是十五岁的少年随身行李中那沉甸甸的两箱书。习近平是崇学尚读的。刚到陕北插队的时候,大小伙子们闲下来爱串门,他不为所动,坚持看书。干农活休息的时候,他在田间地头拿起书本;晚上回到窑洞,在煤油灯下继续看书;见到寺庙门口的对联,他认真抄记、反复品味。都说他有“书瘾”,甚至为了借到《浮士德》而走了三十几里路。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2014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习近平提到的文艺家达130多人,相信这与他年轻时候打下的坚实阅读基础是分不开的。习近平又是勤学善思的。七年知青岁月里,习近平攀登书山、涉猎广泛,但并不是漫无边际的泛泛而读,而是进德修业、章法有度。比如,对《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他反复阅读,对其中有些著作的译本沿革还进行文本的比较研究;对《十大军事原则》《罗斯福见闻秘录》等军事、政治著作,他务求贯通,甚至还会做“兵棋推演”。2015年,习近平在伦敦的演讲中讲述了自己年轻时代阅读莎士比亚作品的心路历程——“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我相信,每个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人,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卓越的才华,而且能够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难怪,与习近平一同插队的知青戴明深有感触地说,习近平的执政理念和思想,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习近平后来也说:“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人生处处留意,还须留意在实践中淬炼自己、砥砺心志;梁家河里有学问,却也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就能取得真学问。历事才能练心。明代大儒王阳明讲:“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主动投身实践,在事上磨练,唤醒心智、焕发斗志,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在梁家河的岁月里,从“小知青”到“好后生”再到“好书记”,面对生活的磨难、事业的磨砺,习近平善谋善为,加之以坚持的韧劲、创业的闯劲、干事的巧劲,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踏出了成长的坚实一步。时任文安驿公社知青专干的刘明升评价说,习近平做事情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一旦担起了责任,就有自己的想法,敢干事,敢干大事。他在艰苦岁月里咬定青山,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终于得到批准,后来还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介绍四川推广沼气的报道以后,克服物资紧缺、经验不足的困难,终于在梁家河建成第一口沼气池,在延川县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沼气革命。他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带着村民搞副业,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机器磨坊,同时严格把握政策,坚持非营利性质,既符合政策要求,又优化了劳动力资源的分配,极大促进了生产。习近平后来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自己的锻炼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这种自信源于何处?正是源于好学以上进、历事以练心,才得以使他在梁家河实现人生的升华。
一篇读罢头飞雪,想宝剑磨砺,思梅花苦寒。“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7年历练,成就了青年习近平,也为他日后成长为人民领袖打下了坚实基础。问道梁家河,悟道梁家河。青年习近平的奋斗青春和成长故事,既给我们激励也给我们启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梁家河”,只有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躬身实践,自觉在书里“钻”、在事上“磨”,才能从梁家河“毕业”,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作者单位:共青团中央)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