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一名参观者借助AR眼镜观看米开朗基罗画作《创造亚当》,感受静态作品与光影特效相融合的视觉效果。
新华社记者 方 喆摄
湖北黄冈市黄州区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引入数字图书馆设备,以多媒体形式呈现部分馆藏图书。
本报记者 史一棋摄
日前,文化海淀——海淀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在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文化中心正式上线。该平台综合了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智能感知等前沿技术,整合了文化活动、文化设施、图书期刊等公共文化资源。老百姓拿着“菜单”随意“点菜”,就能享受订单式、一站式的公共文化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当下,我们逐渐进入数字化点播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同科技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更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题中之义,海淀区只是一个缩影。
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服务设施高科技化
如今,数字技术已经成为一切信息传媒形态的技术基础。文化部于今年印发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适应的开放兼容、内容丰富、传输快捷、运行高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在这一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并成普及之势,助推了公共文化共享资源的数字化。借助先进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人们在就近的公共文化服务点就可以实现远程自助借阅、归还、查询,阅读、下载海量数字电子图书、期刊,而数字阅读平台和个人网上图书馆也正在变为现实。
去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上线。用户可通过该数字图书馆使用国际上12家知名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可以借阅25家国家公立图书馆的馆藏图书,还可以与900家国内图书馆实现即时电子文献传递。
而在综合运用最新的数字图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建成的数字博物馆,人们通过网络和计算机就能清晰、全方位地参观和感受馆藏珍贵文物。经过数字化修复技术处理的老电影、老唱片在其中拥有更清晰、完美的视频效果和音质,满足人们的怀旧心理。
在第四十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首次以200亿像素的超高清级别,将兵马俑呈现给网民,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中首个采用百亿级像素进行网络展出的历史景观。“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登录进入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就可以像用放大镜一样,突破现场观看的视角限制,360度‘触摸’兵马俑的每个细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周伟到西安旅游时兴奋地说。
“博物馆利用百亿像素全景和AR等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搭建起最接近真实的秦兵马俑参观体验,也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参观视角,这在古遗址类的展示中具有非常大的前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说。
为顺利接收数字化编码的公共文化共享资源,必然要求采用相应解码技术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这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科技化水平提出了高要求,服务设施的高科技化也成趋势。随着3D立体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海量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3D电视、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大存储智能计算机、大屏幕球幕投影仪等,成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主流配置。
智能终端LeSingleMAX1,因为拥有21.5英寸的高清触摸大屏,且能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受到公众热捧,也于日前在上海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夏季见面活动暨第四级公共文化配送产品大众评审会上亮相。它不仅可以利用其超大屏幕做视频、图片以及文字等展示方面的宣传,还能利用其本身支持触控的特性来实现互动。科技爱好者赵先生在现场感叹:“功能真是非常强大。”
为了能给特殊群体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吉林长春图书馆于2014年专门设立了视障人士阅读室。阅读室配备了盲文点读器、高清注视阅读器、盲文打字机等设备。于2015年1月开始免费向公众开放的辽宁省科技馆集科普教育、科技交流、休闲旅游为一体,馆中设球幕、4D、巨幕等4个影院,它也是全国同类设施中规模最大的展馆。
服务内容智慧化、方式云方案化,破解参与率低难题
不断完善智慧化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加强数字文化资源共享和网络互联互通,可以保障人们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和便利化的消费需求,保障公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目前,开发不同层次、各种学习形式的学习平台,按需动态、智慧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已成为一种趋势。
一方面,通过对个人浏览习惯的精准记忆、定位和分析,人们除了能享受到现在已经实现的“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品推荐”之类的推荐服务外,还将享受到更加便捷完善的大超市般的自由选择服务。而智能推荐技术能根据个人的偏好实现智能化的订购、导购、售后服务,向人们自动推介所喜欢的文化资源,大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去年5月,“科普辽宁”手机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打破了以往科普的传统方式,以定期精准推送科普视频、科普动漫、青少年科技发明和图文并茂的微科普为主要特色,实现科普宣传数字化、信息化、大众化。“我想看什么内容,平台都能精准地推送,真的很神奇。”沈阳市民李洪满感慨。
另一方面,通过海量数字文化资源的综合集成创新开发,公共文化的智能化服务系统能够帮助个人很方便地建立个人数据平台。例如,中国知网建立的个人数字图书馆、个人数字阅读平台。作为智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公交系统、智能旅游系统等都已走进人们的生活。
此外,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理念,正在改变着传统公共文化的服务方式,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带来深远影响。引入云计算,将极大地推动文化资源整合、共享、监管,服务也走向便捷。
2016年3月,“文化上海云”平台正式上线,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省级区域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平均每月为市民推送1万场活动信息,去年服务人次超过1500万。上海中学高中生范天旸是“文化上海云”的忠实用户,“想了解最近的文化活动,参与各类文化项目,我们只需要登录这朵‘云’就可以了。各种文化政务资讯,各类文化场馆信息,应有尽有,非常方便。”
“它的特色是‘两头知道’,百姓知道有哪些文化活动,政府知道百姓喜欢什么,供需精准对接。交流越充分,供需越对接。我们希望公共文化配送能从间接变为直接。”上海市群艺馆馆长萧烨璎说。
制定实施科技类标准,培养专业人员,系下一步工作重点
公共文化服务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来,已经走过了近12年历程。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到“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文化服务逐步从以铺摊建点为主的阶段,转向以均等化为目标、强调服务效能的应用为主的新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都是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
今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实施,其中第十一条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科技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使科技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上升到了法律高度。
即便如此,在科技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罗云川表示,公共文化服务中科技类标准亟待制定与实施:首先是文化馆数字化系列标准亟待制定,相较于已开展10余年、较为成熟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文化馆建设刚刚开展两年,相关标准尚未形成;其次是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各类公共文化机构数字资源与技术平台的打通标准需要建立;第三,公共文化数据资源的开放标准、对接标准需要制定;最后,公共文化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和管理的相关标准也需要完善健全。
此外,专业科技人员稀缺也制约着科技与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基于对公共文化领域传统工作性质的理解,我国各级公共文化单位的人员以文化艺术类专业人员为主体,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离不开科技类人才在文化领域的加盟与融入。
为更好地推动科技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4月出台的《规划》明确“十三五”时期要加强协同创新、研发攻关、成果应用、区域统筹、人才培养五大任务。在《规划》的指导下,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创新力求在科技类标准的制定实施、人才的引进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
“公共文化单位应引进吸收具有科技专业背景的人员加入其中。同时还应加大文化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强化激励引导,为文化领域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与成长营造有利环境。”罗云川表示。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