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核电作为电力商品的属性正在凸显,然而造价、成本等因素近年来逐渐“削弱”着核电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核电经济性以实现长远发展,已成全球核能界的共识。
7月3日,由中国核学会、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日本机械工程师学会联合主办,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承办的“第二十五届国际核工程大会”在上海开幕。在为期五天的会议中,核能界围绕“核能——清洁、绿色、可靠的能源”主题开展了多种探讨和技术交流。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高度关注核电目前所遇到的经济性问题,并分享了如何借助创新降低核电建造和运营成本的思路和实践。
文丨朱学蕊
中国能源报记者
造价攀升让业界头疼
核电项目投资巨大,建造周期长,从建设到并网发电,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工期延误和投资成本上升。芬兰和法国维拉芒维尔的EPR项目因超支和工期延误给阿海珐造成财务重创,美国AP1000在建项目更直接导致了西屋公司的破产重组。法国电力公司意识到问题棘手,于2016年年底推出新型欧洲压水堆EPR NM,其造价将比目前在建的EPR低25%-30%。
“首堆必拖”、投资“大出血”,已成为核电业界最“头疼”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着核电的竞争力——不仅要安全,还要经济。
“核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第二大能源,在全球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但成为真正的基荷电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前理事长Robert Sims在核工程大会论坛上表示,“世界核能行业需要紧密合作,提升核电的安全性,并降低成本。”
据世界核协会(WNA)专家介绍,WNA曾在2016年1月发布了名为《核电经济性和项目重组》的报告,这份报告明确,造价是影响核电经济性的关键因素。
中国核建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在大会演讲时指出,多年来,整个核工业界致力于不断提高安全标准和提升核电管理能力,主要制造工作越来越复杂,材料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安全冗余越来越大,无形中抬高了设备制造、核电机组建造和运行成本,使核电的市场经济性面临着越来越艰巨的挑战。“根据目前新建核电站的经济性测算,核电正丧失对传统能源的成本竞争力。”
《核电经济性和项目重组》报告称,自由竞争市场导致核电厂收入不确定性上升,阻碍了对新建核电等资本密集型项目的投资。此外,火电厂不用为其造成的环境损失付出代价,有些市场选择性地为可再生能源给予补贴,这些都威胁着现有核电机组的运行以及对新建核电的投资。
“核电发展面临外部挑战,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技术革新加速,成本大幅度降低带来市场竞争挑战,核电必须在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统一中提高竞争能力。”国家电投董事长、党组书记王炳华表示。
创新让核电“物美价廉”
如何让核电变得更“物美价廉”?参会专家几乎“异口同声”——创新。
基于AP1000革新型非能动技术,王炳华认为,技术方面要继续通过创新,发挥非能动压水堆核电站简化设计使设备、材料和工程量大幅度减少的优势,同时完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的模式来挖掘潜力,提高建造效率;产业合作方面,要加大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和国际合作的力度,从核电站产业链各个环节来降低建造成本,并借助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来推进核电项目建设。
经合组织核能署副总干事Daniel Lracane从电网稳定性的角度指出,如果核电厂跟电网协调不好,可能发生计划外停堆,核电要适应这种风险,必须要加强创新。“因为有了新的框架,在新的环境下必须在新技术上投资,让核能能够跟上时代发展,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减少成本。创新不能忽略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同步。”
除关乎核电长远发展之外,经济性对各国而言,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对核电技术出口的影响。有意发展或新建核电的国家,避不开对造价和投资金额的考察。8年前,韩国凭借价格优势拿下阿联酋新建核电项目,近年来俄罗斯核电也靠较低的单位造价,在海外市场收获颇丰。
“更安全,又更经济高效,是世界核电市场选择的核心参考因素,如果没有持续的创新,还停留原地,恐怕被甩下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一位参会的国内专家向记者坦言,“中国核电界必须以创新为驱动,在提升安全的同时,不断提升核电的经济竞争力,保证不掉队,还要争取主动引领。”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