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人的确易受环境、风气影响,这就要求,在党的建设中,需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此推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根本好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政治生态建设提出新要求。省委还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旗帜鲜明讲政治”专题学习培训,这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全体党员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正气、主动接受监督,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治担当和敢作敢为、善作善成的进取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
首先,立起“精神支柱”,构建政治生态“固本工程”。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必须拧紧,一刻也不能放松、懈怠。
要持续提高理论修养。自觉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尤其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真正掌握精神实质,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我们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带着信念学、带着使命学、带着问题学,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党性修养的“营养剂”、提升发展的真本领,不断提高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着力提升政治能力。善于在各种社会思潮的迷雾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善于研判本地区本领域的发展实际和未来趋势,开创工作新局面。
切实严肃政治生活。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锤炼坚强党性的“大熔炉”。党员干部要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始终保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清醒和自觉,经常以党的政治要求为镜检查自己,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问题开刀,在革故鼎新中不断提高自己。
其次,远离“污染源”,构建政治生态“截污工程”。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政治操守的底线。每一位党员干部既要严格自律,老实做人、清白做事,又要在各种诱惑和“围猎”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防止被“下套”、被“绑架”、被“俘虏”,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
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用党的纪律衡量党员干部的行为,注重抓早抓小,做到动辄得咎,真正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实践证明,只有把纪律挺在前面,才能使每名党员、每个党组织都在纪律的约束下,使管党治党从只盯少数人向管住大多数转变,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共同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要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高压态势下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心存侥幸。从管党治党“宽松软”到“严紧硬”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始终保持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清醒判断,坚持正风反腐不停步,“打虎”“拍蝇”不松劲,从具体事情抓起,坚决清除各类危害政治生态的“污染源”,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要培育良好政治文化。当前,党内关系学、官场学、“潜规则”等庸俗腐朽政治文化仍有一定市场。要把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摆在思想教育的重要位置,融通党的优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注重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最后,织密“监督网”,着力构建政治生态“保障工程”。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修订出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锻造了新的制度利器。党员干部要敢于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政治生态净化优化。
要凝聚合力。党内监督自身是一个综合体系,同时,党内监督应与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与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协调起来,做到监督没有禁区。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要切实发挥派驻监督作用,强化对被监督单位领导班子及成员、其他领导干部的监督,牢固树立“能发现问题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是渎职”的意识,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发现和处置问题能力。
要严字当头。严管贯穿于日常监督全过程,对腐败易发多发领域和环节加强治理,仔细查找、堵塞制度漏洞,铲除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决不让制度成为“稻草人”,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要突出重点。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特别是要把对“一把手”的监督作为重中之重。聚焦管钱、管物、管人和有审批权限的重要部门,压缩权力滥用空间。强化监督按党规办事、依法执政、执政为民情况,共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作者为省纪委派驻省交通厅纪检组组长)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