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jzk list 001

增进身份认同提升随迁老人幸福感

时间:2017-07-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宋晓星 辛自强 Ljzk list 020

随迁老人是指那些户籍在农村,来城市与子女一起生活的老年群体。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举家迁移成为当前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随迁老人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占到了流动人口总量的7.2%。很多农村老人为了照顾晚辈、与子女团聚或异地养老而迁移到城市,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亟待引起关注。

随迁老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水平较低

进城的随迁老人面临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危机。生理上,随迁老人年纪较大、健康状况较差,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医疗保障。心理上,随迁老人来到城市,社会关系断裂、生活习惯不适、家庭关系矛盾、社会空间范围缩小等因素使他们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孤独甚至自杀等心理和行为问题。刘庆、陈世海2015年调查了深圳市900多名随迁老人的精神状况,结果显示随迁老人的精神健康状况堪忧,“经常”和“总是”觉得很孤独、活着没意思、对以后感到茫然、觉得自己没有用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1%、22.4%、21.3%和18.5%。李珊和于戈2012年的调查发现,随迁老人的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本地老人,并且在随迁城市的幸福感水平低于在老家的幸福感水平。

随迁老人在城市的物质条件也许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很多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城乡不同人群之间身份的隔阂。目前,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正在松动,甚至在很多层面其区隔作用正在消弭,但与之相应的“农村人”和“城市人”的身份标签依然存在。从社会认同角度来看,这会拉大城市人与农村人的心理距离,造成彼此之间的误解和偏见。其二,随迁老人社会关系的断裂与家庭矛盾冲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老年人调节心理状态、保持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迁老人进入城市后很容易遭遇人际关系危机。一方面,他们需要重新建立邻里关系。远离了农村的“熟人社会”,他们需要在城市重建社会关系网络,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他们还要面对容易出现的家庭关系危机。与子女一起生活时,随迁老人无法及时改变农村生活习惯,同时又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很容易产生家庭矛盾和冲突。其三,文化差异、教育程度低等个人因素。文化差异包括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异、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等。文化差异使随迁老人与本地居民缺乏沟通的基础,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同等原因阻碍了随迁老人与本地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而受教育程度反映了个体的学习能力,受教育程度低的随迁老人更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社会适应能力较差,难以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从而降低了幸福感。

构建市民身份增进身份认同和人际信任

重新构建身份,消除心理隔阂。社会心理学家Tajfel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归类,把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从而同一群体成员拥有共同的社会身份。依据该理论,人们更偏好与自己有共同身份的内群体成员,而对外群体成员产生偏见。社会认同不但有利于构建积极的内群体关系,还可以提高自尊和安全感、满足归属感并找到存在的意义。鉴于此,为提高随迁老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需要使他们逐步摆脱农民身份,重新构建市民身份。一方面,可通过培养市民生活方式,促进身份认同。从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市民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意味着随迁老人逐渐适应了城市生活,主观上更认同自己的市民身份。具体可通过转变消费方式、提高文化素养等来提高随迁老人的市民身份认同。相比于农村单一的消费方式,随迁老人在城市中可以进行一些体验性的消费,丰富精神生活,享受城市人生活的乐趣,构建对城市人身份的认同。为提高随迁老人文化素养,可以鼓励随迁老人参加“社区大学”或社区的讲座。另一方面,可通过提高城市体验,增进身份认同。对城市的广泛接触和深层体验有助于提高随迁老人的城市身份认同。从这个角度出发,随迁老人可以游览所在城市的旅游景点,适当参加一些城市公益活动,时常了解一些关于当地城市发展的信息,从而加深对城市的情感体验,增进对市民身份的认同。

加强社区认同,重构精神家园。社区融入对于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十分重要,可以通过促进社区认同,来提高随迁老人的幸福感。社区认同包括社区功能认同和社区情感认同两个方面。前者反映了居民对社区宜居性、管理状况等方面功能的满意和认可度,后者体现了居民与社区的情感联结。据此,可从这两个路径出发,来提高随迁老人的社区认同。一是促进社区功能认同。社区应该加强管理和服务,尽力满足老人的需求。例如,目前西部地区多个城市设立了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社工服务示范项目,通过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街道零距离和全覆盖的服务网络等措施,为随迁老人创建安全、便利的生活空间。二是促进社区情感认同。通过引导随迁老人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参与社区管理,提高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以及“主人翁”意识。此外,还要让随迁老人感受到社区的“人情味”。社区管理人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服务和慰问活动,给随迁老人带去温暖。例如,江苏省镇江市某社区通过组织当地居民与随迁老人的一对一帮扶活动,既让随迁老人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又增进了邻里关系。

通过群际接触增进人际信任。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群际接触是改善群际关系,增进群际信任的有效途径。由此,可以通过群际接触减少偏见和不信任,促进随迁老人建立人际关系。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种方式:直接接触、扩展接触和想象接触。

社区管理者、本地居民和随迁老人子女要多方努力,促进随迁老人与本地居民的直接接触。社区要为随迁老人提供丰富的社区活动,如下棋、红歌赛、安全讲堂、老人互助等活动,增进随迁老人与本地居民之间的直接互动,加深彼此的了解,促进双方信任的建立。本地居民应该从邻里关系的角度来看待随迁老人,通过帮助他们了解社区环境、提供日常生活帮助等方式,改善随迁老人对本地居民的看法。子女应该鼓励或陪同随迁老人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尤其是日常提升性活动(如休闲娱乐、身体锻炼、社会交往)。徐华等人2014年的研究发现,相比付出型活动(如做家务、照顾晚辈),日常的提升性活动与随迁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

拓展接触是指一个人的内群体成员中有外群体成员的联系。这种拓展接触搭建了随迁老人与本地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例如,较早迁入社区的随迁老人已经与本地居民建立了一些社会关系,所以对于刚迁入社区的随迁老人,可以通过其他随迁老人的关系,认识更多的本地居民。这一举措之所以可行,一方面是由于随迁老人具有相同身份,他们之间更容易建立起信任和关系;另一方面,与随迁老人建立友谊的本地居民更不容易对其他随迁老人产生偏见。

想象接触是指通过设想彼此接触的情景来减少双方的心理距离。尤其在交往之前,采用这一方式有利于降低彼此之间的先存偏见。例如,社区可以组织活动,让本地居民之间分享与随迁老人交往的经历。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从他人的经历中,本地居民可以学习到如何与随迁老人交往。总之,通过直接接触、拓展接触和想象接触的方式可以降低偏见、提高信任,促进随迁老人与本地居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前流动人口的规模在不断增加,随迁老人群体成为急需社会各界关注的对象。随迁老人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对家庭美满、社区治理、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不仅需要老人自身、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同时也是社区、社会组织、政府的共同责任,只有各方一起努力,才能让随迁老人“安享天伦在他乡”。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的心理建设研究”(16AZD057)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

黑龙江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 : 黑ICP 备150092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