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外界对建设水电大坝产生的环境影响众说纷纭,尤其三峡工程,几十年来争议不断。
日前,记者从长江委了解到,三峡水库2003年6月蓄水运用至今已有14年,考虑金沙江向家坝、溪洛渡及上游干支流近期已建水库拦沙作用,三峡水库出库泥沙大幅度减少,在长期“清水”下泄作用下,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发生长时期、长距离冲刷。2002-2016年,长江中游宜昌至湖口段平滩河槽累计冲刷泥沙20.07亿m3,其中荆江河段冲刷强度为最大,平滩河槽累积冲刷8.76亿m3。
可减轻防洪压力、改善航道条件
“三峡及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运用后的‘清水’下泄,对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延缓洞庭湖淤积萎缩、改善中下游通航条件有较大的有利作用。” 长江委建设与管理局副局长王永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峡及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运用后,中下游干流河床冲刷,河道过流面积增加,河道槽蓄量加大,有利于增加河道下泄和调蓄洪水的能力,对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具有积极作用。”
据了解,长江中下游干流主要控制站水位流量关系随着水库运用时期不同而出现相应的变化,总的趋势是同流量的水位有所下降,干流洪水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干流河道冲刷,导致洞庭湖出口附近长江干流水位降低,减轻了长江干流对洞庭湖洪水的顶托影响,有利于湖区洪水下泄,减轻了洞庭湖的防洪压力。
另一个有利作用,是延缓洞庭湖淤积萎缩。“三峡及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运用后,长江干流河道冲刷,水位降低,泄量扩大;三口分流有所减少,三口分沙量显著降低,洞庭湖区泥沙淤积量大幅度减少。”王永忠介绍。
据统计,与三峡水库蓄水前的1996-2002年年均入湖沙量相比,2003-2015年荆南四口、湖南四水入湖沙量分别减少86.3%和48.4%。受此影响,湖区泥沙淤积量明显减小,加之城陵矶以下河道冲刷,水位降低,湖区出流排沙能力增强,导致近年逐步出现出湖沙量大于入湖沙量的态势。“这对延缓洞庭湖的淤积萎缩,长期保持洞庭湖调蓄洪水的能力十分有利。”王永忠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对调蓄洪水有利外,“清水”下泄对改善中下游干流航道条件总体表现也很有利:枯水流量明显增加,宜昌站最小流量由蓄水前的2770m3/s增加到不小于6000m3/s,增加了约117%,随着上游水库群的联合调度,三峡水库最小下泄流量还将进一步增加;坝下游河道冲刷以枯水河槽冲刷为主,据统计,2003年-2016年,宜昌至湖口段枯水河槽(宜昌流量5000m3/s)冲刷量占总冲刷量的87%。枯水流量增加和枯水河槽的冲深发展,使中下游碍航河段长度和碍航持续时间都明显缩短,总体有利于改善中下游干流航道条件。
优化调度减缓不利影响
然而,“清水”下泄引起的坝下游河道冲刷也会带来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崩岸频度和强度有所加大;部分河段河势有所调整;中下游干流及两湖水文情势有所变化。
据悉,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为冲积性平原河流,河岸地质构造多呈二元结构,河岸抗冲性较差,河床冲淤变化剧烈,迎流顶冲段常发生崩塌险情。三峡工程运用后,下泄泥沙大幅减少,河床明显冲刷,河道崩岸频度和强度有所加大,其中迎流顶冲段表现相对明显。
王永忠表示,经过60余年河道治理,长江中下游干流河势得到了初步控制,河势总体稳定,对保障防洪安全、促进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三峡及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运用后,“清水”下泄,部分河段的河势发生一定程度的调整,如急弯段主流撇弯,稳定性较差的分汊河段、过长或过短的顺直过渡段主流摆动幅度加大等。
“三峡及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运用以来,随着中下游干流河床冲刷下切,干流枯水位下降,对沿岸地区供水灌溉产生一定影响;荆南四口分流减少,影响荆南四口水系地区水资源利用。”王永忠说,“此外,三峡及上游水库群蓄水期引起中下游干流流量减小,洞庭湖和鄱阳湖两湖地区枯水位出现时间提前,枯水持续时间延长,两湖水文情势发生一定变化。”
“三峡水库‘清水’下泄问题,早在三峡工程论证工作中就引起了高度重视,已经逐步采取措施妥善应对。如崩岸问题,在《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中,鄱阳湖湖口以上国家拟投资38亿元对崩岸进行全面治理,预计明年全部完成;鄱阳湖湖口以下,在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也安排了各河段的综合治理,目前正在有序推进。”长江委副主任马建华对记者表示,为解决洞庭湖、鄱阳湖水文情势变化问题,目前正在研究荆江四口水系综合治理和鄱阳湖出口建闸等措施。
记者了解到,长江委不断采取有效措施,舒缓“清水”下泄带来的不利影响。“长江委正在研究新水沙条件下的河道冲淤特性、主流变化和河势变化规律,积极推进中下游干流河道系统治理,促使河道朝稳定河型转化。”王永忠介绍,为减轻“清水”下泄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维持洪水河槽正常发育,正深入开展以三峡为核心的控制性水库群优化调度,特别是上游水库群的优化调度,在充分发挥控制性枢纽工程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尽可能消除或减轻水沙情势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王永忠表示,由于河道演变的复杂性,长江委将进一步加强坝下游河道水文、河道地形监测分析研究,不断提高河道变化预测水平,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供科学支撑。同时,“清水”下泄的影响将维持相当长的时期,加之河道崩岸具有复杂性、偶然性和突发性等特征,需尽快建立与河势变化和河道崩岸特点相适应的长效投入机制和建设管理体制。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