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尖山和伊通河相映生辉。
伊通县摄影家协会供图
火山裸露出来的岩石。
伊通县摄影家协会供图
保护区工作人员准备用无人机进行测绘。
伊通县摄影家协会供图
制图:蔡华伟
小档案
伊通火山群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中南部,成立于1983年,1992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独特的火山群景观,其典型的“侵出式”火山成因机制属国内唯一,在国际上也罕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火山群延伸约50公里,南北宽8至15公里,分布范围约500平方公里。
明年,宋立新巡山正好满30年。
“山给巡绿了,石头给看牢了。”宋立新是吉林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护科的一名工作人员,他说,30年,自己就干了这一件事。
想到当初满目疮痍的火山群,再看看今天的模样,宋立新觉得“干的事不复杂,成就感却不小”。但这其中的不易,宋立新和他的同事们只是自己默默地咂摸滋味。
保护区成立前,几乎每座山都有采石场,村民盖房、垒猪圈都从火山上抠石头
“去西片了!”宋立新跟同事通报一声就抬脚上山了。
吉林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火山地质遗迹的地貌景观为重点保护对象。该火山群由16座火山锥体组成,其中11座在伊通县境内,其余位于伊通临近的其他县市。宋立新他们把16个山头分为东片、西片和北片,穿插着交替巡护。
伊通火山群延伸约50公里,南北宽8至15公里,分布范围约500平方公里。仅西片的4座山,大多数情况下,宋立新得一天巡护一遍。
“一个个破山有啥用!”保护工作刚起步时,宋立新到村里开展工作,听到最多的就是这样的话,“周边都是平原,老乡盖个房、垒个猪圈啥的,缺石头就到火山上抠去,那时附近村屯的村民,哪有啥保护意识”。
当时,采石场几乎每座山上都有,采石也是县里的经济支柱。宋立新回忆说,那时都是人工作业,从山上打石头,往下一骨碌就运走。
当年留下的伤痕,现在还都历历可见。其中,小孤山山巅原有的一座圆形巨石,如一顶巨帽,被炸掉后,西部山体被削空,天然美景面目全非。
这让当时刚工作的宋立新心疼不已。他告诉记者,“不了解的人不会知道”,伊通火山群大多是火山颈,几乎都是平地凸起的孤山,散落分布在伊通河谷盆地中,据地质学家考察,距今已经有数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
伊通火山群博物馆的展板上,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留下的这样一段话:“伊通火山群的发育状体非常独特。这些火山锥体主要由地下喷溢和倾出的岩浆冷却堆积形成,没有明显的火山口,那些岩石带来了地幔深处的信息,是探讨地球奥秘的宝贵材料。”
几十年来政府大力保护,村民保护意识也不断提高
“现在,不管是哪座山,只要发现有破坏的,乡亲们就会马上给我们打电话。”宋立新说,大伙现在都知道,火山群不能动了。政府几十年来下力气带头保护,让群众保护意识也不断提高。
建立资源管理档案,组织环境监测,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地质景观、资源及环境,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组织实施地质遗迹保护工程……这些保护措施,都让火山群的管护越来越正规、越来越严格、越来越有效。
据了解,伊通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于1985年9月,1996年吉林省通过了《吉林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让保护区的管护工作有法可依。
目前,管理局设有行政管理办公室、技术科、管护科,下设4个基层管理站,形成了局、科、站三级专业管护网络,有十多名工作人员负责保护区的日常监测、监视、保护和建设工作。
保护区还聘请了有关专家,对16座火山锥体进行踏查、测量,合理划定了保护区区界,埋设了标桩。
如今,除了常态巡护,保护区还通过建设护栏、远程监控,在山脚下设立管理站,形成完备的管护网络,使日常管理、运行得到保障。这让宋立新的巡护工作也轻松了不少,但他巡山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止。
植物、沙土、岩层都得保护,保护区每年定期植树、恢复山体植被
“植物、沙土、岩层都得保护。”宋立新说,火山周边有没有倒垃圾、盖小棚子的,是他巡护的重点。
在巡护过程中,宋立新会留心山体每处的植被情况,保护区每年还会定期植树、恢复山体植被。近年来,保护区内石林耸立,绿装掩映:马鞍山东部山坡人工栽植了松树、杨树和柳树;莫里青山种草植树,植被恢复迅速。
在伊通县境内,火山群中的7座火山分布似北斗七星的形状,故又名“七星山”。
大孤山是“七星山”中最大的一座。成片的青松、梨树等林木,让大孤山成了平原上的一道美景。北尖山南临水库库区树木茂密葱绿,山顶可远眺湖水;西尖山的柱状节理像人工雕塑一样,整齐、标准、世间罕有;小孤山被破坏的剖面出露,可见山体构造,常被作为地质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场所……无数次在山里巡护,宋立新知道,每座火山都是个宝。
据悉,未来,伊通火山群的利用,将以新生代火山地质科考、科普教育和自然景观观赏为主要内容,以地质遗迹保护及科学教育为主体。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