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精神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人民精神富裕的积极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解释力、正确的精神指引以及扎实的行动指南。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引下,实现人民的精神富裕,必须深刻认识并牢牢把握二者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科学部署、统筹推进,走出一条“有温度、有厚度、有深度、有情怀”的人民精神富裕之路。
从理论逻辑看,人民的精神富裕源于政治文明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清晰阐述和勾勒了人类通向现代化的途径是多样的,这一成功经验对全面推进人民的精神富裕具有决定性意义,其中政治文明的现代化是关键和保障。
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它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彰显中国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丰富本质内涵,致力于实现“全链条、全覆盖、全过程”的人民民主。倾听人民呼声,汇聚民智民力,凝聚民心民意,积极探索并持续推进人民民主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在人民中探寻发展动力、筑牢发展基石、共享发展成果,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具有“中国范式”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民主,建构“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精神富裕的话语体系。
推进依法治国的现代化。从要义上来说,“法治”是人民精神富裕的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促进公平,保证正义。”它要求同人民精神富裕的不断深化相适应,同频共振、相得益彰,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创新法治理论,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发挥法治对道德的教化作用,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创新路径矩阵、完善联动体系,从“立法、行政、司法”多向发力,以法治承载道德层面的要求,规范主体的行为,强化主体精神世界的自觉性,内化为人民的内心需要和价值信仰,旨在实现个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注重法律对道德建设的带动效应,营建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整体推进人民精神富裕的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
从现实逻辑看,人民的精神富裕源于社会文明的现代化。针对人民的精神富裕探索,需要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国民教育的现代化。人民的精神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证,更加突出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和精神导向。它要求对社会发展有更加科学理性的认知,坚持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强调为人民服务的发展目标,凝聚中国式现代化育人的思想共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要素的持续供给、流动共享、优化组合。聚焦人民精神富裕的发展需要,注重人才培养特色,专注于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发展,推动思想、观念、行为的现代化,重新建构和努力提高人的自由度和主体性,以教育强国整体推进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优化学校人才供给,实现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普及,职业教育的创新式认可,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人民的精神富裕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个体素质的现代化。人民精神富裕的核心要义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对公民素质的检视,应当具有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性素养,这是社会文明程度渐进发展、丰富充盈的过程。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大国意识,彰显家国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个体统一的社会行动、自觉信仰和规范共识。以道德标准约束行为,人人知礼节、明荣辱,造就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从实践逻辑看,人民的精神富裕源于精神文明的现代化。“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精神文明的现代化,改变人民的精神面貌,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彰显人民的精神独立。
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民实现精神富裕的根基、动力和底气,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提供优秀文化和思想的丰厚滋养。对内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创造。它要求正确认识和辩证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的精神富裕、中国式现代化”三者的关系,深度融合、协力共进。在继承和创新中凸显古今文化精髓,在勿忘“本来”中探索并开创“未来”,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对外要彰显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它要求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感召力,将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相衔接,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摸索经验。激发中华文化的原生内推力,提高吸引力和感召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为人民的精神富裕找准方向、走好道路,提供新机遇、注入新动力。
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自强。在内容上要树立文化精品意识。它要求致力于优秀文化产品的再生创造,着眼于精神世界的构建和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发展新方式、开辟新局面、呼唤新作为,加大高质量文化供给,满足人民个性化、多维度的文化需求,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引领国家软实力“质量提升”。同时,形式上要激发文化创作活力。它要求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主流价值,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加强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发展、促进合作,承认差异、尊重多样,释放创新活力,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发展提供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