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jzk list 001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六观”

时间:2023-02-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辛向阳 Ljzk list 020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2月7日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这个论断的内涵十分丰富,对于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影响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在开辟、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的世界观: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离开世界现代化大道进行的,它是世界现代化洪流中的巨流,更是引领人类现代化走向更加光明未来的大潮,是任何“堤坝”都无法阻挡的大潮;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世界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同时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包括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的一般规律等;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打破了西方现代化就是人类命运唯一选择的迷雾,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才能使国家强盛”的谜题。当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成现代化强国时,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中国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历史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是由四个方面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如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等等,都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内在的价值追求;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主张,也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价值理念化,这些理念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的要求,而且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更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要求;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价值要求也是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的价值观。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历史观。这一历史观包括三点:一是揭露西方现代化的虚伪性。一些西方国家走的是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现实历史的编年史中,征服、奴役、劫掠,总之,暴力统治占优势。但是在恬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从来就是田园诗占统治地位。按照这些教科书的说法,除了当前这一年以外,劳动和权利从来就是唯一的致富手段。事实上,原始积累的方法绝不是田园诗式的东西”。二是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立探索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奋斗得来的,一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开拓创新的历史。三是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文明观。这一文明观包含以下内容: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中国式现代化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动力,文明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更加瑰丽多姿;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中国式现代化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路径,文明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长而更加平等;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基础,文明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壮大而更加包容;文明是开放的,人类文明因开放才有交流互鉴的可能,中国式现代化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保证,文明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存在而更加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民主观。这一民主观是总结人类现代化进程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这一民主观包括: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人民民主制度基础上发展的,离开了民主,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没有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充分实现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基础上发展的;西方的现代化实现的只是资本的民主,只是实现了少数资本家的民主,并没有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生态观。这一生态观包括:人类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传统工业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因为资本的野蛮掠夺,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

黑龙江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 : 黑ICP 备150092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