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2021年第41期
Ljzk list 001

关于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和“一带一路”建设有机融合的对策建议

时间:2021-08-12 来源: 作者: Ljzk list 020

一、我省在实施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同“一带一路”建设有机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东北全面振

兴全方位振兴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同“一带一路”建设有机融合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外开放水平不足,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格局尚未形成;二是对外贸易结构单一,对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带动作用不强;三是政府服务和引导不够,企业“走出去”能力较弱;四是开放载体建设滞后, 平台之间缺乏统筹;五是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放通道欠账较多; 六是国内外复杂的疫情,给对外开放造成不利影响。

二、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同“一带一路”建设有机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全方位开放推动全面振兴

一是将黑龙江打造成对外开放新前沿。一方面,注重将黑龙江产业发展与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有机结合,通过二者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来推动黑龙江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 从全球价值链嵌入视角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与一带一路融合,推动黑龙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实施,助力地方产业的供应链有效整合。注重与国家相关规划统筹推进,努力争取将推动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政策措施与重点项目纳入到国家相关的规划之中,加快建设黑龙江以对俄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是提升黑龙江自贸区的载体和平台功能。将中国(黑龙江) 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成推动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同“一带一路” 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优化空间布局,以自贸区哈尔滨片区为核心,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引领全省、辐射周边、支撑强劲的经济发展核心动力源。努力提升哈尔滨国家对俄合作中心城市的开放合作能级,争取将中俄两国全面合作的相关常设机构设在哈尔滨,争取将国家层面洽谈议定的重大对俄合作项目优先安排在哈尔滨承接、组织、实施,打造哈尔滨(国家)临空经济试验区和中俄共建跨境经济合作区,在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建设面向俄罗斯、乌克兰等东欧国家的研发人才集聚特区。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功能

一是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跨境综合运输网络。以有效连接和高效互动为核心,加快公路、铁路、航空、信息四个网络建设与优化,形成对俄能源资源进口、人员往来、贸易合作新通道,深度融入互联互通。打造区域国际物流枢纽,加快沿边公路建设,实现高速公路与重点口岸连接,打造对俄和东北亚合作桥头堡和枢纽站,推动高寒地区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网建设。增强哈尔滨作为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的重要枢纽功能,向国家争取加快批复哈尔滨第二机场建设规划和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规划和建设哈尔滨都市圈环线和哈尔滨松花江北岸巴木通沿江高速公路。

二是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数字赋能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牵引推动作用。大力实施数字龙江战略,充分发挥黑龙江科教和人才等相对资源优势,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农业、智慧文旅、智慧物流等新业态,助力产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以应用场景落地为核心,以重大项目实施为牵引,聚集一批数字经济领军企业,通过推动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为黑龙江产业升级赋能。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扩展光纤网络、4G 网络、5G 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北斗卫星系统等网络覆盖范围,让黑龙江信息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经济试点示范,加快实施“互联网+”“智能+”“上云用数赋智”等专项行动,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的融合,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围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领域部署创新链,建设一批现代农业、能源化工、文化旅游等特色大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为黑龙江各产业的供应链整合提供支撑,推进装备制造和能源化工等行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升级,进而为核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引擎。推进对俄“一带一路”数字化建设, 充分发挥黑龙江对俄贸易优势,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网络安全保障等方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推动网信企业“走出去”,探索开展数据要素跨境流通、数字贸易等试点。

(三)加强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对接合作,为黑龙江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战略支撑

注意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举,推动二者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抓住广东对口黑龙江、深圳对口哈尔滨的合作机会,加强学习、吸收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进经验,探索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过奖重大战略的对接, 推动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高效互动起来,努力改变“南快北慢” 经济增长现象。一方面,利用黑龙江地区资源禀赋优势,抓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部分产业及相关环节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 做好承接工作,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利用东北地区与京津冀地区的地理临近性特征,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建立区域政府间的对话、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和区域间相关产业的人员和资本等各类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四)充分发挥黑龙江的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全面振兴与“一带一路”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一是立足自身优势,培育和吸引龙头企业,构建优势产业链。明确以吸引和培育优势企业,构建全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为目标。一方面,优化产业布局,发挥专业化园区的空间载体功能,以其为基本单元制定产业园区布局和规划,国家级开发区裂变为若干个专业化园区,区县工业园调整为配套园区,聚焦地区资源禀赋和环境, 培育和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另一方面,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连接功能, 促成以领军企业为核心、多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格局, 发挥资源互补、协同优化的优势,推动整个产业链向高级化迈进。围绕北大荒农垦发展现代“农业特区”,打造万亿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着力提高矿产资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发展石墨等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打造石墨新材料等千亿级产业;整合本土油气和俄油、俄气资源,建设国家级石化基地,重塑能源产业优势;抓住“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能源结构调整的变革机遇期,优化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结构,将黑龙江建设成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份;打造高端生态旅游产业,将大小兴安岭建设成生态价值转换试验区和优质全域生态旅游康养目的地, 促进生态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对一重、哈电等“国宝级”企业给予保护性支持政策,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二是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以金融、信息技术与服务、现代物流和会议会展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和支持围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发—产业化整个链条运行的各类服务机构的发展和壮大,为区域内企业上下游之间以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连接、合作、协同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以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对接和融合为目标,着力解除科创活动碎片化和“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的障碍。明确功能定位,确立产业为科技指引方向, 科技为产业发展和跃升提供支撑的理念;确立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对接和融合过程中企业的核心作用,依托企业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围绕核心技术孵化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创新提供链接载体和平台, 支持和引导行业协会和合作联盟等组织机构发挥纽带功能,推动各类研发主体间的连接与互动;围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绘制技术路线图,为产业链纵向上下游企业和横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间合作创新提供目标指引;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连接功能,通过科研项目带动各创新主体之间合作与协同,通过财政、金融、科技、产业、人才、分配、奖励等制度和政策,确保从创新成果到产业化全过程的无缝链接和快速运行。

四是充分重视金融产业集聚对地方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努力营造吸引金融资本集聚的内外部环境。围绕 “五大安全”战略布局,吸引金融资源向黑龙江相关产业集聚,为龙江地区在战略方向上培育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提供助力。建立黑龙江产业集聚同金融结构调整的互动机制,根据黑龙江金融发展水平和相关产业集聚程度,制定详细的金融发展政策,促进金融结构优化,让金融产业与实体产业实现互促共进和良性发展。抓住新一轮数字化变革的机会, 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通过技术手段重构和优化产品、服务和模式, 为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提供金融支持,为黑龙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2021 年第 41 期(总第 174 期)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

黑龙江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 : 黑ICP 备150092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