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省重点培育智库、黑龙江省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黑龙江大学罗跃军教授等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进一步推动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8年5月5日是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国内外举办了系列重要纪念活动。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高度重视。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进一步推动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一、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历史渊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涉及很多方面,与全国其他省份和地区相比而言,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黑龙江省是全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地区之一,是全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革命和建设工作的省份之一。以哈尔滨市为例,自中东铁路建设以来,这里就成为许多外国移民集聚地,包括大量为躲避沙俄暴政逃亡来哈的俄国侨民和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来的犹太人,他们与大量闯关东的迁移人群,与当地人民共同劳动,使哈尔滨形成以移民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哈尔滨城市文化,具有多民族、多地域、多国度的色彩。据史料记载,20世纪初,哈尔滨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于此,16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于是,因修建中东铁路聚集而来的大量产业工人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基础,哈尔滨成为全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地区之一,也成为全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俄共(布)1900年起就以哈尔滨为中心,沿中东铁路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们有计划、有组织地散发传单,在哈尔滨秘密出版《革命思想》杂志,利用“铁路工人技术补习班”传播马克思主义。1907年成立的“中东铁路职工联合会”是俄国职工的布尔什维克组织,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力量。1908至1917年记载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从未中断。目前,省委党史研究室已经在《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历史》(第一卷)中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随着新材料的发现,该研究还需深化。
(二)黑龙江省是全国最早形成工人阶级的地区之一,黑龙江省工人阶级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是重要的社会群体。仍以哈尔滨为例,早在1917年6月,在哈的俄国工人就正式成立“工兵代表苏维埃”,这是中国国土上的第一个苏维埃,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当天就通过电报传到哈尔滨。1918至1920年间,哈尔滨形成了“东华学校”“救过唤醒团”“哈尔滨学院”“哈尔滨书店”等许多宣传阵地,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组织工人运动。1920年,瞿秋白赴苏联学习,途经哈尔滨并在此停留了50余天,经过观察走访,他在《哈尔滨之劳工大学》中回忆说,“在哈工人有12万且对于共产党颇有信仰”,这一评价说明,哈尔滨的工人阶级已经形成,已经具备建党的条件。但是,目前很多珍贵的证明材料散落于民间,还需下功夫收集整理。时至今日,黑龙江省仍是工人阶级基础最为雄厚、最具现实性、最需研究的社会群体,工人阶级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精神支撑,它实质上为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活生生的素材。
二、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教育部增设为一级学科,目前,我省各高校包括黑龙江省社科院和黑龙江省委党校等单位均已陆续成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科研、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发展等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自2005年起,省内高校陆续成立了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水平。近年来,我省学者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著作、译著、科研项目和全国性科研奖励的数量较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等领域产出了一批有全国性影响的理论成果,张奎良、丁立群、徐晓风、段虹、徐奉臻等专家学者在国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资金投入方面,除确保教育部生均20元的最低标准外,省社科研究专项经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横向课题研究经费、图书馆馆藏建设经费、办公设备与耗材支持经费等逐年增长,基本能够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保证科研人员的需求。
同时,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还存在一些亟待提升之处,主要包括:缺乏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青年领军人物;缺乏具有黑龙江省地方特色的专门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尤其缺乏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联系黑龙江省发展实际,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方面的重大研究成果。
三、推动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建议
鉴于我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问题与优势,进一步推动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一)成立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文献传播与典藏中心。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省早期传播是通俗、简明、生动和形象的形式特点,具有大众化的鲜明特征。既有传单、书报、期刊、诗歌等文字媒介,又有画报队、标语队、讲演队、话剧等其他媒介,甚至贺年片的反面也油印了党的《中国革命十大纲领》,这些文献资料具有极高的典藏价值。抗日战争时期,哈尔滨沦为日伪统治,先后涌现出赵尚志、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在当时,他们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同样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纪念这些革命先烈,哈尔滨建有东北烈士纪念馆、尚志碑林、兆麟公园等景点,还有以革命烈士命名的风情街道,像靖宇街、兆麟街、一曼街等。但是目前,对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文献资料散见于各个展馆,大量的珍贵文献散落于民间。如“黑龙江省浩源地方文献博物馆”因缺乏资金支持难以搜集和购买散落的重要文献,目前该馆编制的黑龙江省“口述史”资料也具有很高的保存价值。如将文献典藏的范围扩大到黑龙江省,就需要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来开展这项工作。
(二)成立黑龙江省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方向之一,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总体可以分为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主要研究方向。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最终的特点:一是建构系统的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二是对社会主义道路和体制的反思,与其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主旨有很大的区别,其中还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等诸多重大理论问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直接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目前国内从事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绝大多数分布在黑龙江省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已经出版“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译丛”40部,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20部,是国内极具特色的研究领域,该中心可以整合黑龙江省学术资源,通过必要的机制建设不断推出研究新成果,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三)加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2004年11月,黑龙江省设立八个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俄语语言文学研究基地、财政税务研究基地、边疆经济与文化研究基地、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基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基地、应用经济学研究基地、东北亚区域经济研究基地。从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学和新闻学等不同学科角度,收集整理和深入挖掘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资源,推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建议继续加大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投入,依托这一重要理论平台,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学养深厚的中青年专家,推出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高水平成果,促进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迈上新征程。
(四)加大黑龙江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力度。2016年黑龙江省遴选出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五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理论武装,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议继续推动黑龙江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佳木斯和黑河等地高校继续遴选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或重点培育马克思主义学院,使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例如充分考虑大庆铁人精神与大庆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有机联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黑龙江省的建设史与革命史统一起来,从而把黑龙江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上新台阶。
(作者系省重点培育智库、黑龙江省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罗跃军;省重点培育智库、黑龙江省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骨干成员、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 姜海波)
Copyright © 2015 - 2017 HEILONGJIA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